武宣年間 第十九章 雁傳書_頁2
雖然胡服胡容,但是與其他胡人不一樣的是,他的瞳孔和頭髮都是黑色。
黠戛斯的使者稱當年李陵投降匈奴,被單于封在堅昆,與當地的女子結合之後,留下後代,是為黠戛斯(黠戛斯也被稱為堅昆)。李陵的根源在隴西李氏,而李唐皇室的根源也是隴西李氏,細細計算竟是一家人,太宗皇帝欽定雙方血親關係。
而令長安百姓驚奇的還不止這一件事。
在長安城普寧坊,有人發現了一隻被射下來的鷹,這鷹竟然渾身都長著大雁的羽毛!
很快便有人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並編了歌謠:鴻雁傳漢書,亡亦托與鹿,漢民向天顧,鴻羽生滿鶻。
這句歌謠很快就傳到了皇城裡面。
李德裕在皇帝決定招撫回鶻之後,再次進言,讓皇帝邀請嗢沒斯在禁苑圍獵,並且伺機校閱駐紮在禁苑的神策軍、龍武軍(左羽林軍後身),震懾嗢沒斯以壯國威。
皇帝聽從了李德裕的建議,邀請嗢沒斯前往禁苑圍獵。
途中,皇帝回營正依靠在榻上閉目養神,兩名宮人端著需要漿洗的餐具走過皇帝的大帳,兩人一人一句唱著這首歌謠。
皇帝聽聞,睜開眼睛皺起眉頭:「何人唱謠?」
門外的千牛衛馬上便將那兩名宮人截住,帶到皇帝大帳里。
皇帝已然起身:「哪裡聽來的歌謠?」
那兩名宮人非常害怕,便將歌謠的出處以及背後的故事都說了出來。
皇帝覺得奇怪,如果真如宮人所說,鹿銜雁書于禁苑,上達皇帝。自己已然在這裡待了這麼久,為何沒有見到?
荒謬。
這是皇帝得出來的結論。
但不久之後,皇帝見到了他之前從未見到過的奇象,他以為的荒謬竟成了事實!
皇帝稍事休息之後,便與嗢沒斯等人再往圍獵場。
一眾人策馬向前,半路上與一群鹿相遇,皇帝大喜,急忙追趕。
布置在周圍的神策軍馬上加入追趕,以呼喊與旌旗恐嚇,將鹿向皇帝那邊驅趕。
最後這群鹿被圍困在圍欄旁,無處可逃。
皇帝勒住馬,嗢沒斯掏出一支箭遞給皇帝,皇帝接過箭便張弓指向鹿群。
就在此時,一隻雄鹿從鹿群中走出來,在距離皇帝三丈遠的地方站定。
千牛衛以為皇帝有危險,抓緊韁繩,準備隨時護在皇帝面前。
神策軍將軍張弓搭箭指向那頭鹿,一旦有變馬上射殺。
但是讓圍獵眾人想不到的是,那頭鹿竟然前腿一屈,跪在了皇帝的面前。
此情此景,皇帝突然想起了「鹿有靈性」這句話,一時愕然,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眾人也是一驚,皆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那鹿又低下頭,張口吐出一封信,叫了一聲。身後的群鹿紛紛上前來,跪在皇帝面前,悽慘的鳴叫聲不絕於耳。
皇帝所乘大宛馬突然不安的低鳴起來,這又引的其他馬匹低鳴,與鹿鳴互相應和,一時空林傳響,哀轉久絕。
這一聲聲催的皇帝潸然淚下,嗢沒斯、李德裕等人也泣淚於襟,神策軍士甚至不能握住手中的弓箭,讓它們紛紛掉在地上。
皇帝擺了擺手:「去吧,放它們離開!」
神策軍士便讓開一條道路,領頭的鹿低頭似在叩拜,而後起身帶著鹿群離開了。
馬元贄便示意千牛衛軍士將鹿吐出來的信取過來,他用袖子拂去上面的口水,拆開後遞給皇帝。
皇帝將信從信封中取出,打開後卻只發現信只有寥寥幾句:同為李氏弟,鴻雁互傳書。為何彎弓射?拔羽贈與胡。
「這!這······」,皇帝驚的說不出一句完整話。
長安馬上將這件事傳開了!
人人都知道皇帝在圍獵的時候見到了那群托書的鹿,並且得到了鴻雁傳的書信。
接下來,人們開始議論鹿模仿人聲說出的那首詩的含義了。
有些人很肯定的說「拔羽贈與鶻」中的「胡」與回鶻的「鶻」諧音,聯繫到普寧坊墜鷹事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在預兆皇帝招撫回鶻的事情。
此事當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皇帝在聽說這件事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大發雷霆,拍案而起大喊道:「賤民安敢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