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一代聖君 第154章 攢一攢家當_頁2
更新:02-17 06:18 作者:皇家僱傭貓 分類:軍事小說
支持王勇,害怕因此而遭致更大的失敗。
朱厚照坐下來,略一思量後開始動筆,朝廷的邊關防禦之策在近年來應仍以穩妥為主,因為敵人快速、靈動的優勢及我方缺少優勢兵力的事實,所以我軍不應過分強調作戰的勇氣與意志,而讓官軍在不利的條件下戰鬥。但軍學院走出的將官應在幾次實戰中了解、摸索、親身體驗韃靼人的戰鬥風格,朝廷也要積蓄力量,以準備在適當時候給以致命一擊。
這些話,他是要帶給那些學員的。
話說回來,政治家一旦有軍事行動的勝利,他將無往而不利。
比較一下,近期出擊、風險大、後果嚴重,遲上三四年,把握更大,獲利更多。
還用想麼,這幾乎不算什麼難以做出的選擇。
所以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攢家當,
梅可甲起解運到京里的銀子應盡數封存,攢起來,作為數年之後的軍用。
在此過程中,應當尤其官牧馬場的管理情況,儘可能的多培育馬匹,若現實情況確實不夠,那麼在弘治十五年、十六年就需要擴大茶馬貿易規模,從西域提前購馬。
而糧食……
其實弘治皇帝雖然也有湖塗的時候,但他確實是認真治國的君主,
弘治二年,前任刑部尚書白昂受命治理黃河,
弘治五年,前任工部尚書徐貫受命治理江南蘇松河,徹底解決了江南水運的淤泥堵塞,而以往水患多發的江南大地,從此水災頓漸,在之後的二百多年裡,幾乎是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
弘治六年,劉大夏受命治理淮河,
大規模的水利治理使得弘治朝的歲入達到了二千八百多萬石,這個數字是明朝中期的一個巔峰。前幾任的皇帝歲入基本都在兩千五百、兩千六百萬石之間。
現在有韓文作為戶部尚書,朱厚照也推動著政務向務實的方向發展,只要務實,弘治皇帝也算靠譜,那麼國力自然不會下降,想必幾年時間攢出下一次大軍出征的糧食也還是夠的。
當然,到時候幾十萬民夫管後勤,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發動戰爭,百姓還一點不苦。但不論如何,也不能讓韃靼人如此囂張。
其實不把他們打廢,導致北方的軍事壓力巨大,邊關各鎮都陳兵幾十萬,這才是沉重的負擔。
而這樣的話,梅可甲那邊就需要再多堅持個幾年,
朱厚照覺得,東南的事,與其在戰前做,不如在戰後做,多等幾年可以多備些銀子,且一旦戰勝,攜大勝之威,東南還有人能擋住他?
自古以來只有種田的造反,沒聽說商人能掀起什麼風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開,海貿的利益能從外部進來,這個局就活起來了……
朝局、軍隊、商人、銀子、教育……
兩年的時間,在各個方向都有所進展,只不過每個方向的成長都還需要時間……
包括朝局也是,說實話他這個歲數再長大幾歲,或者登基為帝,那麼對朝堂的掌控力度還是和現在不一樣的。
【講真,最近一直用@
這樣說起來,也就到了該『安穩發育,的時候,先前麼,主要是馬匹這個東西他沒辦法,戰事需要,他不得不開罪一些人,而之後則應以穩住朝堂為主,
順便等等那個大名鼎鼎的王陽明,看看到悟道成聖還需要多久。
朱厚照在計劃著自己往後幾年的大致方向,
外面卻有人進來稟告,一聽知道是張天瑞求見,
「宣他進來,」
朱厚照重新做回位置上,
那張天瑞現在臉色紅潤了許多,人嘛,志得意滿,也不像先前那般戰戰兢兢了。
「臣張天瑞,參見殿下。」
「不必多禮了。說事兒吧。」
務實這種風格,有時候身體力行比發幾道聖旨有用。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子喜歡這類人,那種想要出頭的人自然是要往這個方向去靠。
「殿下,臣今日是來給殿下報喜的。」
似這種話,他當太子到現在也聽到許多了,「你該不會也來和本宮報什麼祥瑞吧?張天瑞,你可不要皮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