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從軍行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阻擊敵軍_頁2
他左右相護。父子三人面對蜂擁而來的後金軍怡然不懼,帶兵奮力搏殺。他們激勵官兵一定要堅持下去,大隊人馬即刻便到。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遙見後金軍的身後殺聲震天,數不清的火把和人影正向這邊奔來。
阿敏見後面追兵越來越近,可面前的明軍又極為頑強短時間內根本消滅不了,便下令繞過去。頓時後金軍就仿佛洪流一般迅速向兩翼流動。眨眼的工夫就跑了個一乾二淨。
劉相這邊的兵力太少了,僅僅方才這一陣就傷亡了上百人,現在見敵軍脫離了與己方的接觸快速溜了,毫不猶豫的率軍追擊。
雙方距離不遠,劉相很快率軍就攆上了對方。後金軍見狀立刻派出百十人進行阻擊,雙方又是一陣慘烈廝殺。這部後金軍打得很頑強,以自己大部戰死少部被俘的代價成功阻止了明軍的追擊。
劉相這邊也有數十人傷亡,等他整頓好隊伍要繼續追擊時,才發現早已沒了敵軍的蹤跡。無奈下他只好下令一邊打掃戰場救治傷員,一邊等待大隊人馬上來。
等楊林率軍上來後,劉相這位老將面有愧色直言不該輕敵,結果讓敵軍溜走。
原來巴雅喇對楊林施展的計謀從一開始就被人家識破了。就如張祝大罵他時所說,但凡讀點兵書都不會想出這麼幼稚可笑的計謀。可在他的角度看來,這可是自己憑藉著多年征戰經驗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妙計。
楊林將計就計,配合著巴雅喇把「這齣戲」演下去,讓對方以為自己真的相信了一樣。
自後金軍進犯靉陽後,楊林就派快馬向熊廷弼的經略府報告,同時也向其他各城發出警報。他建議各路援軍不要各自為戰變成「添油戰術」。而是應在離城較遠之地選一處隱蔽之地,等到各路援軍到達後集中向敵軍發起攻擊。
楊林的建議被熊廷弼採納,命鎮江守備馬進忠、連山關守備劉相、通遠堡游擊王遠、草河堡游擊謝純、險山堡千總鄭海明、新安堡備御江連城等率兵從西、南兩個方向增援靉陽。又命瀋陽總兵賀世賢率步騎一萬,由瀋陽出發增援靉陽。
同時為防止後金軍聲東擊西、乘虛而入,也為了防止其由葉赫方向順勢南下瀋陽,熊廷弼再命遼西各城堡抽調兵力向瀋陽集中。
從這次增援靉陽的兵力和規模可以看出來,熊廷弼對解靉陽之圍是及其重視的。他認為自楊林以奇襲雅爾古寨扭轉遼東戰局以後,這是首次與後金軍交戰。能解圍最好,不能解圍與其形成對峙也算是一種間接勝利。因為後金軍後勤有限,長期對峙對其毫無益處。
熊廷弼還命各路援軍到達靉陽時統一聽從楊林調配,任何人不得有誤。
熊廷弼這麼做是因為楊林的歷次戰績引起了萬曆皇帝的注意,撐著病體下諭旨向他詢問了楊林的一些情況。他也是一一如實回答。
萬曆皇帝對此很滿意,聲稱楊林這樣能征善戰且能為國分憂的猛士不多見,應該好生栽培。熊廷弼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楊林這是簡在帝心前程無量。所以他藉此機會要考驗楊林的統率能力。他相信以楊林的能力絕對不會辜負自己和聖上的期望。
熊廷弼對楊林委以重任在明軍將領中引起很大震動和不滿。以下管上,別說大明朝沒有,就是古往今來也沒聽說那個朝代有這事兒。他們的意見幾乎一致,楊林不過一個小小的備御有什麼資格指揮他們這些上官?
熊廷弼對此的回應是,你們誰能深入敵境二百里攻城拔寨、斬將奪旗,或者憑一己之力平定努爾哈赤叛亂,那麼我也讓他指揮諸軍!
此時的遼東在熊廷弼數月整頓下,令嚴法行、人心大定。軍中更是紀律嚴明、上下同命,明軍諸將這才沒了異議。他們現在還沒有明末後期將領的「軍閥化」,不存在保存實力的私心,因此對援助靉陽並不推諉。
馬進忠離靉陽最近,得令後立刻點起麾下兩千人馬直接開拔。他知道自己將是第一支到達靉陽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