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國色江山 第三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
數十萬人口居住的金陵城從不缺少新鮮事,無論官場人物的升降或某個顯貴家族的親事,還是國子監某某風流才子為秦淮河某個名妓打起來了,都能成為風靡全城的新聞。
其他諸如某個百年老字號推出什麼新品、近日米糧肉菜為何漲價掉價、某個道觀寺廟準備什麼大型法事、文德橋的戲班子編出什麼新戲等等,這些事情更貼近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成了城裡城外無數平民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但這半個多月來,金陵城發生的新鮮事要比尋常年月多出數倍,無論是趣味性還是轟動性都遠勝往日,而且流傳的速度和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眼下令全城轟動的是,每日從早到晚滿載各種貨物穿梭於金川門至幕府山下之間的車流,全城數百家商鋪在紫陽觀的大採購中受益,城裡城外至少上百家工坊日夜開工,為紫陽觀製造各種工具和物品,為滿足紫陽觀以工代賑的近三萬流民的吃喝拉撒,金城商家蜂擁而去,弄得金陵城的油鹽醬醋和雞鴨魚肉比糧價漲得還要快。
這半個多月來,北方韃子劫掠大半個北直隸滿載而去的消息沒人談論,近在咫尺的湖廣大地震也沒人在意,大明天下發生的一切災禍,似乎與金陵城裡所有人都沒關係。
上到南京六部官員下到卑微的販夫走卒,談論的大都是應家總號旗下各店鋪售賣的新奇奢侈之物,不少有見識的人一直在爭論這樣的問題:
西洋座鐘和懷表上的兩個鐘點代表我大明的一個時辰,到底哪個方便?哪個更準確?符不符合天道五德?
無論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大家閨秀,還是勾欄里賣笑的姐兒,如今都以擁有一面能照出臉上汗毛的梳妝鏡為榮;各大書院和國子監里的才子們、勛貴富紳家裡的公子少爺們,乃至官場上的大人們,要是衣襟外沒有露出半截閃閃發亮的表鏈,都不好意思上酒樓赴宴,更不好意思去花舫嫖妓,若是沒露出半截表鏈也沒看過繡像版的《金瓶梅》和《三國演義》那就更慘,沒事千萬別出門,否則等待自己的將是一道道鄙夷的目光和無情的嘲笑。
著名的老字號古玩店「翠微齋」大掌柜張貴芝,就是被鄙夷嘲笑的無數倒霉蛋中的一個,他好不容易咬牙忍受羞愧之心,托人走後門從同行的應家商號「寶悅軒」弄回一塊精美的西洋懷表,可還沒掛上閃閃發光的表鏈,就被自家小侯爺橫刀奪愛。
張大掌柜心疼之下亡羊補牢,立刻派個身強力壯的店裡夥計,揣著四十兩銀子趕往應家商號「墨林齋」,不顧各大書院和國子監書生們的痛罵生生擠到櫃檯前,結果和滿堂擁擠不堪的讀書人一樣來晚了,要不是偶爾得知有個賣書畫為生的窮酸秀才下手早,七日前幸運地買到繡像版《金瓶梅》和《三國演義》各兩套,張大掌柜當機立斷捧出六十兩銀子親自出馬,從不情不願的窮酸秀才手裡高價買回《金瓶梅》和《三國演義》各一套,恐怕真不好意思出門見人了。
轟動全城的兩套繡像話本是買回來了,可張大掌柜恐怕真是流年不利犯了太歲,剛翻到潘金蓮從樓上扔根竹子砸西門大官人腦袋上的精彩畫面,就被小少爺的首席狗腿子嚴家少爺拉出門拽上馬車,拿著拜帖和燙金請柬,風風火火趕往幕府山下大興土木的紫陽觀。
兩人好不容易來到紫陽觀前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禮賢下士連續請問三個民夫頭目和兩名年輕道士,才得知小朱道長正好從城裡辦事回來了。
興奮的兩人立刻朝小朱道長所在的小橋方向趕去,剛到半路,眼尖的張大掌柜沮喪地發現,應家商號那輛豪華四輪馬車竟然停在溪邊小橋頭,為了不暴露行蹤,搞砸小侯爺的運籌帷幄,兩人只能不甘地退回去,打算明日城門一開立即趕來。
可隨後幾天發生的事情太過蹊蹺,不但讓張大掌柜和嚴家少爺心急如焚,也讓自家小侯爺大為生氣:
每次差不多找到小朱道士的時候總是慢了一步,幾乎是剛剛趕到紫竹園,繁忙的小朱道士已經返回幕府山下的紫陽觀,張大掌柜和嚴家少爺不辭辛勞趕到紫陽觀,小朱道長卻又返回了城裡的紫竹園,途中馬車交錯而過竟然誰都沒留意,就像老天爺故意為難似的。
昨天下午好不容易得到急報,小朱道長那輛車頂插著八卦小旗的四輪馬車再次進城了,張大掌柜和嚴家少爺立刻歡歡喜喜乘馬車趕往必經的十字街口,因路上堵車到那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