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小說 第六十五章眼光超前的張國柱_頁2
然會造成大明國內所有物價開始飆升。
更何況關中百姓種植最多的還是穀子,糜子,玉米這些作物,而這些作物的價值本身就比不過稻米,一旦市場上多了七百萬擔稻米,這些雜糧跌價跌的更厲害。
所以,司農寺,國相府,每年秋日裡都會給糧食設定一個恆定的價格,以保障農夫們的利益,也保證朝廷的利益。
往常,根據藍田縣的慣例,朝廷會以保護價格收購百姓手中多餘的存糧,儲存在糧庫里,等到災年的時候再平價糶出去,這樣一來一往,關中百姓總能吃到平價糧食。
這種平穩的日子似乎可以長久的過下去,好像完全沒有改變的必要。
對於官府來說,每一次改革,每一次進步其實都是一個自找苦吃的過程。
明明有了這麼多的稻米,國內百姓就能多吃幾口稻米,似乎對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
可是,一旦施行了,就會破壞穩定,對自給自足的大明農夫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這種穩定其實只是一種脆弱的穩定,一旦發生大的災害,或者連續幾年發生大的災禍,這種穩定就會立刻崩潰。
朱明就是這麼死掉的。
可是,接受洪承疇的法子同樣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
雲昭知道。
南洋的糧食價格其實就是一個畸形的價格。
主要是洪承疇在南洋收到的糧食,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僅僅在安南,他一年收到的糧食就足足有七百萬擔。
這是他在安南拼命擴充糧食種植地的結果,這種掠奪性的種植方式,不但毀壞了安南眾多的森林,草地,山丘,更破壞了安南人最後的希望。
一年種三季稻子,只有一季中的六成屬於自己,其餘的都要上繳。
除過收取糧食的費用之外,這批糧食再無別的成本,所以,國內的百姓在生產糧食的過程中,與洪承疇掠奪回來的糧食價格,沒法子比。
雲昭不知道安南人會不會願意,反正放在他頭上,他是一定會造反的。
洪承疇在奏摺中還說,施恩於安南人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當安南人有了暴動的衝動,他就準備補償安南人一點,比如,給安南人留下一季收入的七成,八成,乃至九成,或者將一季的稻子全部留給安南人。
雲昭對洪承疇操弄人心的手段是相信的。
也相信他能準確的把握好安南人的脾氣爆發點。
可是,這麼多糧食一旦進入大明,對大明的農夫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
種糧食了,收益很低,不種糧食了,又沒有來錢的門路,指望大明現在薄弱的工商業想要吸納這麼多農夫,雲昭就覺得這很不現實。
所以,這麼一大批糧食該如何進入國內,去向那裡,都需要好好地思量一下,是一個難題。
張國柱來的時候雲昭還是有些煩躁,糧食沒有的時候能餓死人,糧食多了,同樣很煩人。
「七百萬擔糧食?」
張國柱看過洪承疇的奏章之後笑了。
雲昭道:「糧食都給你,你負責給洪承疇給錢,負責保證中原糧食價格不至於下降,你覺得如何?」
張國柱笑道:「陛下,糧食那裡有多的?」
雲昭攤開地圖指著河南地道:「今年,除過這裡缺少糧食,山西稍微缺少一些,你來告訴我,那裡還缺糧食?」
張國柱在偌大的大明地圖上用手比劃了一下道:「哪裡都缺糧食,至於給不給洪承疇錢,給多少,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陛下總是認為收入與付出應該相等,難道就沒有想過安南其實不是大明國內嗎?
這些糧食其實都是我大明的盈餘。
關中雖然說迎來了大熟之年,說真的不過是僅僅不缺糧食,百姓們依舊習慣於瓜菜半年糧的日子,有便宜糧食進來了,百姓們也就能多吃幾口稻米,挺好的。」
雲昭看著張國柱道:「你準備把這些糧食分給百姓?」
張國柱笑道:「分給農夫就是了。」
見雲昭還是一副無法理解的模樣,張國柱就笑道:「陛下,我們只是把這些糧食存在百姓手中罷了。」
雲昭點點頭道:「道理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