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八二九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_頁2
更新:09-17 02:21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繼續擴大開埠,大順獲得在朝鮮開礦的特權,大順的資本和人口湧入朝鮮北部,發展礦業,挖金子,促進冶鐵煤礦等重工業發展。
這可比去大洋洲或者舊金山之類的地方挖金子,更有吸引力。
但朝鮮國肯定也不傻,這就等於漢四郡歸順了,可不是簡簡單單禮政府幾句話就能解決的。
除非一戰打完了,大順才有餘力關起門好好玩弄一下藩屬們。
所以,實質上,程廷祚給出的答案,是一場空。
這是個閉環。
想發展,就要關門,關開埠,放開礦禁。
而這,又必然觸怒大順。
大順都城不是在金陵,而是在北京,對東北方向有非常、非常、非常嚴重的明末後遺症,十分敏感。去朝鮮可比去南洋近得多。
想要武力抵抗,讓大順知難而退,前提又得是關開埠、開礦禁、積粟米、造兵工廠。
實際上,在大順趁著奧王繼承戰爭的機會下南洋,奪取馬六甲,禁教拒敵於馬六甲之外的那一刻,東亞問題已經註定了。
無非是形式上的區別。
是郡縣化,還是保留藩屬國地位但打開資本投資特權的區別而已。
至於說現在,程廷祚讓權哲身去松蘇尋找答案,其實找不到答案,至少找不到權哲身想要的答案。
星湖學派想找的答案,是怎麼防止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土地兼併、農村開始放高利貸而導致的底層極端困苦的解決方式。
松蘇模式能給出的答案,是不要解決問題,把人解決了就好。
鼓勵兼併、鼓勵放貸、放棄實物稅、推廣金屬貨幣,最終形成大地主種棉花種稻米出口大順。朝鮮國要做的,就是在「東學黨起義」爆發的時候,請宗主國出兵。
正宗的南轅北轍。
當然,程廷祚的意思,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也肯定想不到這一步。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劉鈺之前在松蘇地區還真的講過朝鮮國的問題,而且當時講的還很溫柔。
溫柔到,聽起來,當時劉鈺的意思是很寬容溫和的。
認為應該鼓勵朝鮮國的儒生來留學,學習實學。
比如學習怎麼種大米、怎麼修水利、怎麼種大豆、怎麼種棉花、怎麼造水車等等。
這聽起來還是很符合顏李學派的「實學」主題的,覺得這不是挺好的嗎?
至於這背後的潛台詞,實質上程廷祚終究還是舊時代的餘黨,還沒有看明白松蘇模式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社會運行的邏輯到底是怎麼樣的。
他這種舊時代的餘黨,仍舊在考慮一個可能。
也就還是劉鈺信上說的三條路。
是不是,某種改良後的儒學新派,可以覆蓋生產力原始的檀香山、也能覆蓋地主佃農小農穩固的河南陝西、還能覆蓋基本剝離了小農經濟捲入世界市場的關東松蘇南洋、進而解決松蘇地區工場化之後出現的新矛盾、同時還能解決朝鮮琉球日本的困境、順帶還能在信仰宗教問題上抵禦天主回教新教的侵襲?
既不想代表某個階層的利益,而是追求全能、聖道,那就只能繼續考慮、嘗試這種可能。
…………
數日後,上海。
一些人簇擁著劉鈺,在查看剛剛竣工的大順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建築群。
包括一片圈占土地後規劃的公園、藏書樓、萬國博物館等一系列建築。
簇擁在劉鈺身邊的人,幾乎都知道,這一次皇帝南巡,劉鈺肯定是要離開江蘇的,不可能再在這裡繼續停留了。
即便皇帝不說,劉鈺也要主動離開。
畢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政策傾斜、以及強制性地關閉廣州福州的貿易口岸等等個因素的作用下,憑藉著前鐵路時代最優秀的水運交通網,江蘇已經真正意義上成為天下財稅之半了。
每年要為朝廷國庫或者皇帝內帑,提供數量驚人的白銀。
縱然無險可守,縱然在這裡做事的人都沒有兵權,但也不可能一直在這種地方了。
剛剛竣工後的這片公共建築群,不久之後,會作為皇帝接受「萬國來朝」、大閱陸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