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六七七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_頁3
更新:09-17 02:20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持續一月,各家周知。
而且,給的直接是白銀,而不是鹽商搞得銅錢。銅錢轉白銀、白銀再轉銅錢,這又是鹽商的一層盤剝。
民眾是非常實在的,眼看著朝廷出台了收鹽政策,緩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一個個頓時就從之前的痛斥朝廷奸臣當道、任用奸佞興國公廢棄運河斷百姓活路;變為了一個個感嘆皇恩浩蕩、皇帝聖明,堯舜之遺風、文武之德沛。
又生怕私鹽太多,朝廷吃不下,這邊消息一出,頓時男女老少其上陣,恨不能瞬間就把自己家堆積的鹽都運到指定的榷場換銀子,生怕去晚了朝廷不收了。
換完銀子,趕忙去買朝廷的「平價米」。
朝廷從松江府那邊調集了一些稻米,平價銷售:為防一時銀多,恐有奸商趁機速漲糧價。
相對奸商肯定是平價,實則這些暹羅大米還有四五成的利潤,倒了個圈,又收回了大量的銀子。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倉儲囤積的鹽,就已經讓朝廷震驚了。
這是個簡單的推斷:
如果平時鹽賣不出去,這些人不可能閒著搞這麼多鹽,顯然這就是平年的產量,只是因為今年漕運走私被廢,導致出現了積壓。
而又可知,鹽都被吃了。
所以可證,現在收這麼多的囤積鹽,就意味著朝廷每年丟了這麼多囤積鹽的鹽稅。
原本只動淮南淮北的鹽改,恐怕也要波及到別處了。
然而京畿地區的鹽商、鹽官,在這種關乎利益的時候,迸發出了極快的反應。
他們立刻抓住一點猛攻,咬死了長蘆官鹽銷售不暢的緣故,和鹽引制度毫無關係,完全是因為軍改之後熬硝的副產品導致的。要解決長蘆官鹽不暢,最好的辦法,是讓管鹽的,一併管硝,硝行鹽制,官方給引,提供鐵鍋和初始資本,嚴格登記硝民,指定硝商,統一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