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一一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_頁2
更新:09-17 02:22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如殿下所言,興國公既選擇制衡北美歐羅巴諸事,那麼想來他也覺得,變法之事,難之又難。」
「細細想來,卻也大有道理。」
「凡爾賽談判將成,本朝所得巨利,國庫充盈,可興大事。」
「自京抵漢口之鐵路,一事若成,則中原穩固。若有反叛,朝發夕至;若有饑饉,亦可調津口之糧。」
「黃河水道,二事若成,則黃淮安穩。懸於頭頂之劍,已無大礙。」
「此二事若成,日後國庫充盈如故,則以國庫之銀,無需動土地均田士紳之利,亦可移民百萬千萬,解天下人地之困。」
「陝人走西域、晉人走西口、京畿魯人闖關東、閩粵下南洋,剩餘幾省,則可靠國庫完成這兩大工程後所存盈餘,移民扶桑、南大洋。」
「是以,這北美均衡,是為將來移民有地;而貿易條約,則是為了將來移民有錢。」
「若有錢、有地,似也未必非要行均田政……」
這麼一轉口風,李欗心想這麼說也不是不行。真要這麼講,那貫穿中原的鐵路,就是第一要務了。
屆時,若行移民政,必要有亂子,鐵路修起來,亂子才壓得住。
且日後移民轉運,若有鐵路,也方便許多。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中,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
「殿下,這扶桑移民事,興國公是有一套正規殖民術的,我亦看過。即地歸國有、移民買地、賣地之金再多移民。」
「於墾殖殖民地的勞力,源源不絕,始終有新人來。而舊人得金銀去買地墾殖,賣地之金銀再拉更多的人前往,從而人不斷絕。」
「那……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呢?」
李欗奇道:「何謂反其道而用之?」
那人道:「興國公的意思,是去那邊幹活,然後得金銀買地。那麼,可不可以在這邊幹活,存了金銀,去那邊買地呢?」
「如今條約既要簽了,天朝徹底拿下了貿易權。以天朝此時的紡、織、染等等工藝,又兼有印度之棉、南洋之米。」
「我看,二十年內,地球諸國,無可爭競。」
「那麼,可不可以提升一下薪資,使之勞作五年,便可湊夠船票,還能在扶桑買荒地百畝呢?」
「他們既走,自然不會缺人來幹活。」
「而扶桑地,除了金銀,我也實在想不出,短時間內還有什麼工場,能夠賺錢,並且給他們開出來足以買地的薪資。」
李欗聞言笑道:「若這麼辦,那還不如直接征出口稅呢。征出口稅直接做移民基金,不是一樣?無非便是征了出口稅,去了那邊,直接授田。到頭來,不還是又繞回了朝廷出錢授田的老路?」
「若朝廷授田……授田多少?若三百畝,朝廷又出錢,出牛馬、出種子、出船票。」
「到了那邊,又無甚勞役。便是要納糧,難道還能運回京城?」
「如此好事,輪得到真需移民的佃農?」
「不說別人,便說京城子弟,那些庶子沒有差事的,哪個不想借這機會,讓子弟去到那邊,得個三百畝田做子孫基業?」
「到頭來,你看著吧,必是真需移民否則便要饑饉的,反去不成。而家裡實則有些產業的,定要搶先去。」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看,英夷的手段便可借鑑,要麼是被害的異端、要麼是做契約奴不得不去的圈地無業者。」
「只要繞開英夷的問題:不得私人圈地即可。」
「至於說此時去扶桑挖金子……但凡家有二頃田,都無需洛陽城邊,誰去?」
「是以,此事難就難在這。」
「前期來看,倒是好說,只要家在黃河水道上的,皆移。除非自己不去,這個不好作假。」
「日後來說,總不能一移便將一縣都移走,一個不留。」
「只要留,便要甄別。」
「若朝廷真有分得清誰家是富戶、誰家是佃農、誰家有產業、誰家無產業的手段……也不至於如今畝稅才收這麼幾個錢吧?」
「這都分不清,你猜若朝廷出錢出牛馬出種子,名額又有限,去了就有田,本地鄉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