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七十九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_頁2
更新:09-17 02:21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也是保他這個國務大臣恆久遠。
但顯然,這並不符合大順資產階級的利益。
如果說打印度,更多的還是皇權收稅加強內部統治的利益。
那麼,參與歐洲戰爭,本質上就是劉鈺拉著大順的新興階層和資產階級團體打的,只不過是借用了一個「除惡務盡、斬草除根、印度問題只能在好望角以西才能徹底解決」的名義忽悠皇帝。而忽悠的基礎,又是皇帝對劉鈺的參謀判斷的某種路徑依賴。
是以,大順的新興階層,在乎蘇格蘭是信天主教還是信聖公宗嗎?
是希望把法國扶植成歐洲霸主嗎?
顯然不是,法國那另大順的新興階層感到作嘔和厭惡的國內工業替代和關稅保護,就註定了大順的新興階層的利益壓根就不可能讓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而大順參戰的目的,就是藉助法國的海軍力量和英國對蘇格蘭登陸的恐懼,牽制英國的海軍主力,從而使大順的巡航艦可以切斷英國和殖民地的聯繫。
並且在幾年之內,完成英國殖民地經濟和其宗主國的脫鉤。
簡言之:
棉布、衣衫、茶葉、絲綢、瓷器、日常用品等,大順提供。
糖蜜、蔗糖、釀酒用糖料等,法國提供。
這個難度並不大。
畢竟《蜜糖法》本身也和北美獨立關係巨大,因為法國和西班牙的糖更便宜。
而波士頓傾茶事件,本質上就是走私茶大戰加了關稅的茶,都是武夷茶。
北美獨立運動早期,也不是沒出現過類似印度甘地那一套自己紡織自己用、不用英貨的舉動。
因為大順大規模參與歐洲戰爭的根本原因,就是單純的經濟貿易問題。
而不是領土問題、繼承權問題、宗教問題、新教舊教問題、法理問題等等,都沾不上邊。
是以,大順和法國的合作,當然是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各懷心思的。
而且,大順在合作中牢牢把握住了主動權。
一個是海軍合則生、分則死,但死的是法國大順死不了的死。
這算是威逼。
另一個,便是大順私下裡暗戳戳的表示,日後可以把尼德蘭的南部,也就是信天主教的比利時地區,給賣了。這種賣的前提,就是將來不需要荷蘭合作一起走私的時候,一腳把荷蘭踢開,允許法國占據低地的天主教地區,雖然理論上此時它屬於奧地利,但只要戰後大順默許並且斷絕與荷蘭的合作,那麼很顯然奧地利打不過英國被大放血狀態下的法國。
這算是利誘。
再加上大順保證數月之內,會調集精銳的工兵參與攻打直布羅陀的戰鬥,法國這邊又無力獨自發動進攻,只能順從的大順這邊的戰略。
如今,歐洲那邊的態勢,是英軍的艦隊正從四面八方往回趕,包括在北美的艦隊,以及之前準備襲擊塞內加爾的艦隊。
因為布雷斯特在布列塔尼,距離英國本土實在太近,也就是上海到南京的距離。
而且,布雷斯特和土倫一樣,包括大順的威海、旅順等軍港類似,都是標準的抱月海灣岬灣地形,除非在陸上用陸軍的大炮發動進攻,否則這樣的地形對這個時代的海軍而言是無解的。
愛德華·霍克,接任了因為丟失了梅諾卡島而被槍決在自己旗艦上的約翰·賓,繼任了海峽艦隊司令。在這之前,他幹的相當不錯,頂住了國內的輿論壓力,創造性地使用了補給船補給的方式,使得海軍可以長時間不回港休息,一直封鎖布雷斯特。
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無解。
英國海峽艦隊的規模,封鎖布雷斯特是沒問題的。
但前提是,土倫艦隊沒有溜出來匯合。
再加上大順的艦隊忽然出現,擊敗了英國的地中海艦隊,這就使得海峽艦隊封鎖布雷斯特的任務成為了一項送死的命令。
很簡單。
之前可以封鎖,但布雷斯特的地形,和岬灣炮台,使得法國海軍學的大西洋簡單學烏龜,往裡面一縮,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現在封鎖,一旦大順的海軍和土倫艦隊一起趕過來,再被港口裡的布雷斯特艦隊背後插一刀,那英國的「橡木長城」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