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財人生之重啟 客從何來(60)三合一(客從何來(60)王氏再進...)_頁2
我也做不倆啥精細活兒,四弟的鞋底這些,你嬌嬌小小的,這個笨活傷手,回頭缺了你告訴我,我做別的不成,但納鞋底子快!」
誰家的手不是越護著越嬌呢?
林雨桐當然也不會麻煩人家,但這人這麼實誠,她就能放心跟人打交道。
王氏沒多坐,話也不是很會說,但這麼一來,林雨桐就知道,王氏嘴笨性子直,但心裡卻透亮,之前送的銀子到底是咋回事,王氏明白的。
親兄弟為這個銀子的,說誰欠誰的就生分了。如今拿了你的,那是手頭緊。等手頭鬆了,當老大的,那自然就想著還回來了。但這都不說,那就是彼此的情分。
人要走了,林雨桐又叫大嬤嬤給包了幾兩燕窩,「今年外面亂,這有些好貨京城都不好找。這是國公府送來的,我這裡還有些。大嫂先拿去用,老太太若是在您那邊用飯,晚上給添一碗燕窩,一個人吃,這也能支應些時候。等明年了,或是您找到好的了,或是我再碰到好的,咱們再商量著買。」
「這可太貴重……」
「那麼些枸杞,都是野生的,上上品的貨呢……」
「那不值什麼。」
「在西北或是不值什麼,可在燕京這樣的貨也不好找。大嫂給娘家去信,少不得要麻煩親家叔嬸,像是這樣的枸杞,還有西北的大紅棗,都是好東西,可稀罕了。以後有好的,千萬給我留著,我泡了酒要往國公府和宮裡送的。」
王氏只有歡喜的,對娘家來說,給自己這邊送禮也是為難,送的貴重吧,家裡送不起。送的中規中矩吧,又怕拿不出手。如今這些惠而不費人家又表示很稀罕的東西,那是再好沒有了。只在信里提一句,要往國公府送的,就足以叫娘家受益。老國公在西北的威望極高,軍中哪有不給老國公面子的?
等人走了,小桃回來就笑,「三奶奶回頭怕是要打聽咱們給做什麼了。」
林雨桐就笑,這楚氏挺有意思的。可能她的思維模式就是那樣的吧,想討長輩歡心,偷偷的總想弄點不一樣的。之前小刀回來,瞧瞧的告訴小桃,二奶奶的丫頭出門去了,說是在門口打聽在哪裡能買到燕窩。不用問都知道什麼意思。她這裡不缺燕窩,也就大房該是想不到的。劉氏不笨,最後輪到她家,光是打聽也打聽出來三家都準備什麼沒準備什麼,燕窩這個家家都給做呢,她不可能不給準備。何況,跟楚氏門挨著門住著呢,有一絲一毫的動靜她都聽的見。哪有不準備的道理?
果然,晚上劉氏打發了丫頭過來,問林雨桐這裡有沒有多餘的燕窩,給她先勻二兩齣來。林雨桐早叫大嬤嬤準備好了,若是劉氏沒準備,提前給劉氏送過去。誰知道這位機靈的很,壓根就沒客氣,直接叫人上門來了。丫頭是來遞話的,跟來的婆子說是灶上的手藝也行,但就是一般的農家飯農家席面能做,像是這種東西沒做過,叫過來問問。大嬤嬤細細的給說了,才把人給打發了。
這家裡周氏當了半輩子的家了,兒子個個都是手把手帶的,今兒一天這都發生什麼了,她是洞若觀火。幾個兒子她了解,老大這回領悟到什麼,只他自己知道。但這點領悟,比之前說多少句都頂用。老二呢,大錢上不跟家裡藏,但攢下來的都是小錢。像是哥幾個一塊吃飯開銷,老大總是掏錢的那個。這不是說誰坑誰,老大覺得他是當老大的,得讓著兄弟們。這筆錢省下來之後,老二跟老三比呢,老二心裡又算計的比老三清楚,老三是跟朋友出去特別慷慨,因此,他便是有銀子,也都是三瓜兩棗的,夠一頓酒錢的。老二呢,出門不可能不花錢,但哪怕關係再好的兄弟,□□叫他花錢,那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啥老三沒銀子置辦,跑後廚去了。老二就還能湊活的原因。
老二是大姨娘白氏生的,可性子卻當真不隨白氏。白氏是大而化之,壓根就沒有算計那根弦。老三是二姨娘李氏生的,李氏是個小摳,老三這大手大腳的毛病幾乎沒把李氏給氣死。這兩人不僅管著家裡的事,當年她還給兩人置辦了小莊子,百十畝地,一年也好幾十兩銀子的收益,比正經的富戶都過的滋潤。這些年是啥心不操,銀子攢著。日子蕭遙。給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兩人倒是找來了,說願意把攢著的銀子拿出來,家裡有難處嘛。她沒要,還告訴兩人:「不許給老二和老三補貼。」她就打比方,說這個狼和狗原本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狗呢,被人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