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7章 查賬_頁2
更新:01-09 04:47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救人',我們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死麼,總要給個機會讓他回頭改過的麼。再說了,把高起潛弄下去,換上來的一定會廉潔嗎?我看不一定。我覺得繼續用高起潛還是蠻合適的,起碼被抓過一次的老鼠,總是會老實一些。」朱由檢囉囉嗦嗦的給周玉鳳解釋了一大堆,終於說服了她。
看著周玉鳳的平靜下來的樣子,朱由檢其實還有句話沒說出來,「在大明王朝,最大的貪官污吏不就是我們這些姓朱的嗎?百姓一年所得,還不及我們一餐飯。老虎不能打,蒼蠅打了又有何益呢?」
在這個調整王府內管事權力的過程中,朱由檢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大明王朝的識字率真是不高,信王府內數百太監的識字率大約在30%左右,侍女只得15%,錦衣衛官兵20%,而京營的士兵不足10%。
他從王承恩那裡了解到,雖然皇宮內有教太監讀的學校,但是選拔學生的條件非常嚴格,貌端正、聰明伶俐之外,年紀也必須是10以下的兒童。
大明皇城24衙門,太監多達1萬7千餘人,但是能挑選去上課的,每一期也就7、8百人而已。也只有這些進過內學堂的太監們,才有成為太監首領的機會,至於魏忠賢這種奇葩,在整個明朝歷史上也是寥寥無幾的。
至於錦衣衛的官兵,總算是待遇強過一般的京營士兵,因此有些人還是讀得起的。至於京營的士兵不是機緣巧合之下,根本沒機會讀。因為明代的軍戶制度,就是軍屯種糧養活自己,而國家只是在節日裡賞賜一些衣物或金錢。
這種制度在明朝初期還算執行的不錯,士兵們種的糧食足夠自己吃用,而邊疆地帶也平安無事,省掉了從東南或湖廣運輸糧食的巨額耗費。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就不行了,一方面是因為文官的權力已經完全壓倒了武官的地位,那些地方上的縉紳開始仗著文官的勢力,侵占軍隊開好的熟地。
第二個方面就是,衛所軍官的世襲制度,完全腐化墮落了,這些軍官直接把衛所的軍戶變成了給自己種田的奴隸。不僅如此,他們還剋扣國家發給士兵的糧餉和賞賜。
在這種情況下,累死累活幹了一年,卻連民間的佃戶都不如,還要承擔繁重的軍役,要知道明代的軍戶是要自己出錢購買武器甲具的。但是實質上到了後期,這也成了軍官斂財的方式。
是以有明一朝,衛所軍戶的逃兵就沒斷過。像是偏遠地帶的衛所士兵,只要不是遇到災荒,還能活下去。
但像在京城附近的京營,不但要忍受軍官的盤剝,還要時不時的被派往各個權貴府邸勞役,或是承擔修建宮殿和皇陵的工役,可謂苦不勝受。
這種情況下,京營的普通士兵自然是負擔不起讀的費用了。其實就算是朱由檢自己,現在都還算是一個半文盲。因為明代使用的繁體字,再加上沒有標點符號的豎排版,讓朱由檢要看上半天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樣下去不行啊。」朱由檢默默的對自己說道。「一隻愚昧的軍隊,是無法戰勝滿清這種通古斯野人的。」
在朱由檢連日來和士兵的交流中,他發現作為守衛京師的武裝力量,京營已經完全失去了作戰的組織、能力和意志。而錦衣衛這種情報機構,最多也就是維護下城市治安和打探消息,至於所謂的列陣而戰,那已經不是錦衣衛可以掌握的技能了。
至於張世傑帶領的幾十名家丁,個人勇武是有了,但是對於戰爭的理解,大約也就是百人以下街頭混混鬥毆的水準。而張世傑本人大約是讀過幾本兵的,但是對於軍隊的理解也就是紙上談兵的水準。
就朱由檢看來,讓這些人去打仗,和送死差不多。畢竟前世作為工地施工員,朱由檢也是有過組織工地工人和村民鬥毆行動的經驗的。
在朱由檢看來,讀過和沒讀過的人區別就在於,沒讀過的人,凡事都需要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怎麼做事。而讀過的人,可以從本上了解前人的經驗,以應對突發事件。
當然在信親王府教授這些人怎麼列隊,怎麼組織行動,朱由檢是不會做的,這是謀逆的舉動。不過教教這些士兵們學習文化,倒是可以做的。
在朱由檢的分派之下,王承恩等人教授府內太監、侍女認字,幾名識字的錦衣衛教這些錦衣衛校尉、京營士兵認字。朱由檢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天認識十個字就行。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