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學時代 第四百零七章 四款輕機_頁2
互相對視,紛紛點頭,在場絕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正兒八經的戰鬥,他們深知減少火力空窗期和提高火力持續性的重要性。
「我有個問題,雖然我們覺得這些改動設計非常好,但不知道前線戰士們是否習慣這種新式盒子炮。」工務科負責人趙書說道。
「這個好解決,口徑統一為7.63毫米,研製兩個版本,一個20發彈倉半自動的經典型號,一個新式30發彈匣全自動的改進型號,兩個版本型號小規模生產200支,後續根據部隊使用反饋和實戰表現調整產量。」李強聞言迅速給出解決辦法:「莊教授,您覺得怎麼樣?」
「經典型和改進型內部結構相同,改變不大,同時生產沒問題。」莊前鼎肯定道,他對於風靡中華的盒子炮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李強看向眾人:「大家覺得呢?」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沒有異議。
「好,手槍型號初步定下,接下來選擇班用輕機槍型號,國內輕機槍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子彈口徑各不通用,我們要從中選擇最適合我軍部隊的班用輕機。」
李強翻開筆記本寫下毛瑟c96和兩個版本的文字,接著迅速進入下一階段,給出輕機槍型號選擇的基本要求:「先說要求,綜合性能要超越日軍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有效射程800米,設計上要做到零件通用,重量輕,穩定可靠,結構簡單,滿足單兵機動性和火力持續能力,最後,彈藥口徑方面必須和中正式步槍統一,即採用7.9257毫米S尖頭彈。」
子彈口徑和規格統一,這個要求至關重要,一邊可以極大程度緩解後勤壓力,保障前線部隊的彈藥補給和供應,一邊非常適合後方兵工廠大規模生產彈藥。
聽到關於班用輕機槍型號的選擇要求,眾人紛紛點頭認可。
「還是老樣子,我先大致列舉四款輕機,大家舉手表決,如有更好選擇也可推薦。」李強看向眾人,認真說道。
「麥德森輕機,原廠口徑6.5毫米,使用6.555毫米尖頭步槍彈,德制口徑7.92毫米,發射7.9257毫米S尖頭彈,30發彈匣,火力兇猛且持續性強,儘管誕生於1902年,綜合性能依舊超越日軍大正十一式輕機,1908年,廣東製造軍械總廠開始仿製,鞏縣兵工廠後續也有仿製型號,數量不多,缺點為內部結構相對複雜,零件公差要求嚴格,仿製難度高,我們暫無該槍,可通過外界購買國內仿製品進行測繪仿製。」
「劉易斯輕機,英制,口徑7.7毫米,使用7.7毫米56毫米尖頭步槍彈,47發彈鼓供彈,優點在於火力持續性強,有效射程800米以上,缺點在於因彈鼓供彈導致槍機結構複雜,且加工相對困難,冬季低溫易產生凍結失靈的故障,我軍在長征期間繳獲部分該槍,基本為進口槍械,可測繪仿製改動為7.92毫米口徑。」
「捷克式ZB-26輕機,捷克製造,口徑7.92毫米,發射7.9257毫米S尖頭彈,20發彈匣供彈,優點在於殺傷性大,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可靠,綜合性能優秀,不易出現卡彈等故障,缺點在於火力持續性不足,且加工相對費時,其槍機需要一整塊優質鋼鐵銑削而成,無法採用主流的衝壓工藝,我們
沒有進口原廠貨,部隊擁有大量國內仿製型號。」
「DP-28"捷格加廖夫"輕機,蘇制,口徑7.62毫米,發射莫辛納甘7.6254毫米步槍彈,47發圓形彈盤供彈,優點在於結構簡單,重量輕,操作方便,火力持續性強,缺點為火力空窗期較長,彈盤更換費時費力,且容易出現供彈故障,該槍我在蘇聯接觸過,內部結構簡單,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加工要求最高的零件為槍機,適合大量生產,如果改進彈盤結構的話,是一把好槍,可以測繪仿製改動為7.92毫米口徑,我們沒有該槍,只能通過組織途徑獲取,如果幸運的話,甚至可以得到該槍的完整圖紙。」
李強不快不慢給出四款較為適合當前環境的班用輕機,針對每款輕機的特點和優缺點進行大致介紹。
眾人議論紛紛,針對四款輕機小聲討論,不斷思考。
「局長,你接觸過德國最新研發的MG-34通用機槍嗎?」這時,朱睿忽然出聲道:「我聽說這款通用機槍性能非常優秀,射速極快,達到每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