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19章:這一定是開玩笑的吧?_頁2
更新:09-21 03:39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期的祭祀權其實就代表著收稅權,也就是有資格制定每年各個群體的稅收額度;有資格否定大軍出征則是因為「卜卦」,當時以及現在,大軍出征前都會卜上一卦,卦象的解讀權力就在「巫」的一張嘴巴上;更早之前審判某人也會卜卦,該死的話,得到一個大吉的卦象也能變成無罪。
老子講那麼多就一個意思,肯定了智瑤全面忽視宗教,認為不能缺少了品德的教育,制定的處罰更應該趨於勸人向善。
忽略掉宗教對律法的影響,不該是一種基本操作嗎?反正智瑤「前一輩子」就是生長在這種環境之下,一點都不認為有什麼需要得到讚賞的地方。
智瑤沒有感到詫異,還是因為他知道宗教的影響力在減弱,遠沒有以往那麼豪橫了。
「無有斬去肢體,勞動使其改造,有何不可?」智瑤詫異的是這個。
老子說道:「世子定此,非為黎庶罷?」
去掉了殘害人肢體的刑法,暫時看不出好壞,失去震懾力度則是明擺的事情。
所以,制定那些律法的人,他們未必對傷害人的肢體有特別興趣,只是想要有更大的震懾力度。
什麼律法殘不殘忍,需要以當時的社會定論,不能適應到所有的時代。
比如說廢除死刑,人比惡魔還惡魔,不該死嗎?想著白養,一直到壽終正寢,乃至於還能減刑得到自由,受害者絕對要死不瞑目了啊!!
智瑤沒有回答老子的問題。
老子那麼問,肯定是看到了智瑤的志向,今天民典用在黎庶身上,未來的某一天將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智瑤從老子的一些話品味出了儒家的味道。
用德行去教化,又或者說是感化?小錯當然沒有問題,大錯還那麼搞,先問一問受害者願不願意了。
智瑤說道:「有錯必罰,世間之大善也。」
沒有人能在一生之中都不犯錯,什麼樣的錯得到相應的懲罰,不存在任何的不應該,智瑤堅持這一點。
老子看出了智瑤的堅決,說道:「望智氏子嗣秉承此志。」
呃?
智瑤有點不好接這一句話了。
常說人老成精,難道老子已經看出智瑤想幹些什麼了嗎?
老子說道:「僅『邯鄲』一地,便是成道之基。世子如此氣魄,志必壯也。」
有鑑於老子的身份,講一些話總會讓智瑤產生聯想。
聽一聽,成道之基,換句話來講就是可為道統,哪天是不是會來個舉霞飛升?
智瑤苦笑搖頭,說道:「只求無有族滅之危。」
特麼的。
在晉國當貴族很危險,作為卿位家族更是有點朝不保夕啊!
只有想方設法,乃至於不折手段變強,智瑤才能夠擁有更充足的安全感。
他也就不知道「智瑤」的腦袋變成了趙毋恤的飲酒器,要不然應該明白有時候只是強大遠遠不足夠,更要有識人之明。
因為老子參與進來的關係,關於民典的進度非但沒有加速,反而是速度遭到了減慢。
一個冬天過去,新的春暖花開時節到來,時間走到了前489年。
智瑤再一次視察「邯鄲」周邊的建設,暫時放下了民典的著作進度,遵從召喚趕往「新田」了。
民典嘛?怎麼可能花一年的時間就寫成,耗費個幾年乃至於是十幾年,其實都是應該的。
智瑤來到「新田」立刻感受到了氣氛上面的詭異。
「多人南下追隨孔丘?」智申今年才收到這個消息,往下繼續說道:「復來,不予招待也。」
指的是孔子,不是那些門徒。
所以是智申以為孔子品德惡劣,自己不告而別又耽誤了智氏的建設。
智瑤不得不解釋道:「辭別之人並無過錯。」
「我聞多人凍斃於陳,此便是孔丘之德?」智申說道。
啊?
那些南下去追隨孔子的人,他們在冬季趕路出現意外了嗎?
不對啊。
智申怎麼會知道那些消息的?
智申又說道:「孔丘惡陳君,陳人深恨之。」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