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17章:當今時代多變革_頁2
更新:09-21 03:39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一個失去一條手臂的青壯畢恭畢敬地站在一側,聽到問話先咽了咽口水,滿臉緊張地答道:「回世子,朕家中老父、老母,兄弟四人,待出姐妹二人,子嗣十六人;如今有隸為四,當是三月便可?」
自稱「朕」是吧?這個就對了。
現在是個人人可稱「朕」的年代,一般則是自稱「名」,倒是階級不高的人才會用「朕」來自稱。
像是智瑤,他謙虛一點就自稱「瑤」,用「我」則是代表一個群體,用到「我」這個字不是包含了智氏,便是將晉國包含進去。
另外,斷臂青壯說的十六名子嗣並非全是他的孩子,其實是將兄弟的孩子也算了進去。這個是目前長輩健在沒有分家那麼一說,長輩不在了才會兄弟分家,差不多就是第三代人才會各自繁衍生息。
有宗族又會是另一種情況,比如智瑤所在的家庭,時代沒有得到改變,又或是某天智氏完蛋,智氏的所有族人都會一直闔家生存下去,哪怕是分出小宗的話,沒有出現意外也要再過幾代人才會關係淡化。
春秋時代只有貴族有宗族,往後則是一大群有血緣關係的人抱團,沒有例外就是異常排外。
所以了,無怪乎出了春秋戰國之後,歷朝歷代會那麼忌憚宗族。
這位斷臂青壯並不是在智氏的常備軍服役,他用「徒」的身份納賦,憑藉實力又或是運氣好有所斬獲,記功之後得到賞賜。
因為功勞得到得到賞賜遠比以前的訾產多得多,索性申請搬到「邯鄲」這一邊。
智氏正在開發「邯鄲」,將賞賜的土地安排在這邊,哪有不接受挪動的道理呢?
當然,智瑤不會接受有規模的家庭搬遷過來,要不然到底是在為誰開發就很說不準了。
所謂的「有規模」,大概是一家幾十上百口人,連帶擁有數百或數千的屬民。這樣的家庭在現如今不算多,一般是在某個大貴族治下,可他們當家作主的人在身份上不達標,也就是並非真正的貴族。
「我若無記錯,魯國行『井田制』早也?」智瑤說的這件事情是魯國進行土地再分配。
子貢苦笑說道:「得其田者多為三桓,勞作得三稅七,所得之三另需繳二。」
周王朝本身就是執行井田制,魯國的改革是讓更多的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可是玩著玩著又給玩砸了。
如子貢所說的那般,分配到土地的群體大多是三桓的人,他們並沒有因為分到土地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勞心勞力地耕作下來同時要向三桓和國家交稅,自己只能留下一成。
不是「士」也不是「徒」,連「羨」都不是,說好聽了是黎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之前當某個貴族的財產還不至於被餓死,擁有自己的土地相反有餓死的危險,到底是好是壞,真的不太好定義。
風突然有點大,讓智瑤眯了眯眼睛。
魯國的改革讓三桓變得更富?得到土地的黎庶肯定渴望過再次失去土地,偏偏因為相關約束又無法將土地甩掉,結果就是出現了逃難潮。
改革是要往好方向發展,得到了稅收的三桓和魯國肯定覺得不錯,獲得土地的黎庶不但憑空背負無法承受的負擔,倒是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啊!
包括晉國在內,其餘列國沒有搞魯國那一套,貴族不止是作威作福,其實還要負責治下的各種吃喝拉撒。
生活在貴族庇護下的黎庶,他們活得怎麼樣,要看有多大的追求,餓死這種事情卻不多見。
其實在遠古時期就是這麼一種狀況。那個時候貴族還不是生下來便是貴族,貴族是帶人進行開拓,開發出一塊地皮再命名,也就出現了「氏」。
說白了就是,初代貴族身上的擔子很重,非但無法作威作福,還要為治下一大群人的吃喝和安全愁白了頭髮。
智瑤生活在了古典時代即將結束的歲月,不知道還能將這種帶領群眾開發某地,群眾又樂於被驅使的心態保持多久。
他們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的走下來,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會有壞的一面。
「鄉間糾紛多出於面生,亦有貪心不足。」子貢說道。
有資格可以擁有私產,多占一些的心態肯定就出現了。
有利益的衝突,哪能不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