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549章:細潤於無聲之間
更新:09-21 03:41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父親,攻占巴蜀僅為取道側擊楚國,是否……」智開不知道該怎麼措詞才能將自己的想法用溫和的方式表達出來。
智瑤知道親自去過巴地的智開有什麼想法。
還能是什麼?一定是嫌棄當地的環境,搞不明白拿下那種多山地形有什麼用處。
智瑤其實也覺得拿下巴蜀起到最大的作用是在側擊楚國上面,其餘不管是山林的木材或藥材、皮草資源,或是礦產資源,除非有原國急缺的物種,要不然根本不會大力建設。
還是那一句話,運輸著實太過困難,開發還不如就那麼放著,等待某天交通便利了再說。
其實,巴地還能開發一下,蜀地那邊就真的不能開發了。
因為原國的商於之地有相對便利的交通線可以進入巴地東部,一旦在谷地開出一條通道,不用走棧道這種不方便又危險的道路也能進入巴中。
只不過,原國當前真的不用太在乎巴地那邊的資源,巴地有的其它地方也有,並且還不用勞師動眾開闢新道。
取易而避難並不是一件壞事,毛病了才給自己增加難度,尤其還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太子認為攻取巴蜀乃是負擔?」智瑤比較直接地問道。
智開愕然了一下下,老老實實點頭。
這是智開親自在巴地三年得出來的結論,說道:「巴國與中原列國不同,雖是國家,然而比之義務、樓煩、林胡體系更亂,黎庶居於山中,稍遠便是老死不相往來。」
智瑤聽得樂了,說道:「便是如此,方可攻之。若與中原列國無二,為父怎會派三『師』滅蜀,而後滅巴。」
三個「師」的兵力也就是兩萬兩千五百名戰兵,礙於那邊地形的歡喜,不可能有太多的輔兵隨行。
原國在針對蜀國和巴國的戰爭中,前後動用的人數不會超過四萬,著實算不上勞師動眾。
因為地形限制的關係,蜀國和巴國所能有效統治的範圍相當有限,更多的地方僅僅是一種名義上的臣服。
那樣的現狀下,原軍只要攻克他們的都城,其實也就代表將國家給滅掉了。
其餘地方?原國保證以前怎麼樣,以後還是那個樣,大致上只有巴蜀的姻親才會繼續反抗,其餘人只會老老實實過自己的小日子。
歷史上秦國滅掉巴蜀就是那樣,端掉都城之後,其餘區域執行綏靖政策,慢慢耗時間讓巴蜀的人習慣秦國的統治,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地人還真的習慣了。
看上去能發現巴蜀的情況跟吳越就是兩種極端,吳越兩地的人自國祚滅亡之後反抗了百餘年,輪到楚國也滅亡,他們還是站在楚國這邊反抗秦國的統治。
現在,吳地的吳人在反抗原國,越地的越人在反抗楚國,再有原軍和楚軍小規模卻是異常頻繁的摩擦,兩地在幾年後還不知道能留下多少人。
「給予承諾便可統治,交好其頭人,餘下便可無憂。」智瑤打算學秦國統治巴蜀的策略。
智開想了想,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秦國就是給巴蜀的頭人灌迷湯,給予他們的財富,能十倍百倍從其他人身上收回來,一旦出現問題也是當地頭人諸以武力進行鎮壓,根本沒有牽制到秦國多少國力。
當然了,秦國在巴蜀多地修建水利工程,使得巴蜀也有較好的農業產出,好幾次就是用巴蜀的糧食救急。
原國在智瑤這一代反正不會在巴蜀興建水利工程,同樣沒有奢望能夠從巴蜀獲得物產,頂多就是徵召一些當地人組成專門的山地部隊而已。
智瑤說了幾個地點,隨後說道:「於此設立造船工坊,掌控大江上游乃是要務。一旦航道通常,亦可在巴蜀伐木,使之順流而下,無需動用太多人力。」
中原已經沒有多少參天大樹,巴蜀區域需要十多人或更多手拉手環抱的大樹卻是非常多,歷朝歷代也大多從這裡獲得修建宮闕的木料,使用的也是順江直下,某處河段設立攔截再撈上岸。
若是航道允許,各個據點的造船工坊也完成,其實還能就近開掘礦產,使用水運的方式送出巴蜀。
不過,那應該是到了智開繼任王位之後的事情了?
到了夜晚,在長樂宮舉行的宴會如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