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本走向歷史 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_頁2
,做大事,推動事物發展,增強國力。
但古往今來幾百位帝王中,又有幾個這樣的人?
一般而言,除了開國帝王,再多些可以數到二代三代,再往後數的話基本上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當然,像劉徹,位面之子劉秀這樣的要除外。
當皇帝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才能,還要拼命集權的時候,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就真是災難性的問題了。
在分散皇權,避免權力太過集中的制度里,宰相制是其中最為有效的一種。
就王慶而言,他個人是不怎麼認同明太祖廢丞相設三司的。
明太祖自己雄才大略,再世之時自然可以不用丞相,但再往後看去,情況就有些不太樂觀了。
到了後來,丞相的權力,實際上都落入了宦官手中。
雖說明朝的宦官比較忠心,聽主子的話,但最關鍵的是,宦官有才能的不多,不像那些朝中大員,大多都是經過層層選拔,多種歷練之後,才選拔上來,肚子裡有真東西……
當然,這也只是他個人的一些見解而已,算不得數,今日參加考試,剛好遇上這樣題目,也就想的多了一些。
好在宋代對這方面比較寬鬆,當年蘇轍殿試直接把矛頭指向在位的宋仁宗,當面把皇帝懟了一頓都屁事沒有,自己現在只是考一個小小的州試,說些這樣算不得出格的話,想來也是無事。
當然,如果現在是在明朝清朝,這樣的話,打死他都不會說。
整個考場都陷入沉思之中,除了唰唰的寫字之聲,在沒有其它。
當然,也有不少思路不暢的,寫上幾個字,就停筆來,想上一陣。
李暢今日的思路倒是不錯,提著筆,頭也不抬的寫著。
類似的問題,之前他就曾思考過一些,因此今日見到題目之後,他是滿心歡喜,心道這次真是天助我也。
大約只用了一半的時間,他就作答完畢,把筆放下,仔細檢查兩邊,發現沒有什麼失誤之後,這才把提著的一口氣鬆掉。
坐在那裡目光往周圍掃視一下,儘是埋頭書寫之人,當然,這之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那個個子矮小的狂徒,就正坐在那裡發愣。
他之前根本沒心思往王慶那裡看,自然不會注意到他之前的舉動,此時見到,只以為到王慶到現在都沒有開始動筆。
他心中微微一笑,又在這裡坐了片刻,就交了卷……手機用戶請瀏覽m.biyange.co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