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第三百零七章 思變_頁2
執著精神,既然下定決心,為了逢上所好,他也可以把一件事情做的儘可能做的完美。因此,據說他為了親眼確認成效,象老農一樣常常出沒于田間地頭,巡視耕嫁收成,把人曬的又黑又干。吏部三年一輪的例評,一個勤懇的上等考評是跑不掉了。而且他更擅長斤斤計較,那些征送轉運中的鼠雀耗之類的傳統門道和貓膩,在他手上被擠幹了水分。作為管理一個大道所有軍屯的差遣大員,他手上其實掌握了大量的可以周轉糧食儲備,這也讓他身份變的炙手可熱。在暗中的默許下,他與那些龍武軍的關係戶們聯手起來,以糧食為武器,配合鄭元和的成都府,在市場翻雲覆雨,威脅著那些按照傳統囤積居奇,想大賺一筆的大糧食商人,不得不讓出利益,而保持了相當的價格穩定。但另一方面,他負責的還有流民青壯組成的屯墾團,在劍南和荊楚之間一些平原上開荒,卻進行的一直不怎麼順利。事實上現今所謂的湖廣糧倉,是經過千百年來,歷朝無數代人反覆的努力和積累才形成的,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那是明清以後的事情了因為古人也不是傻瓜,平白放著大片的水澤地不去開墾,除了因為其他地方已經滿足人口需要因素外,實在因為這裡太荒蕪了。真正到了那裡才知道,所謂的未開發的湖廣之地,多數只有遍地的野草和水澤,而且普遍地勢太低,要想在上面耕作,需要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平整和改造土壤狀況,而低洼的地勢和過多的雨水造成,每年多達數次的洪水泛濫,就足以將辛苦營建的成就毀於一旦,即使挺過了這些,還要面對遍地滋生的蛇蟲野獸和潮濕環境下,皮膚病、腹瀉等傳染疾病的困擾,而且這些地方,一旦開發起來,幾乎不可避免和那些傳統的土著夷人爭奪生存空間。頭一年可以說沒有任何收成,反而耗費了大量錢糧,還因為各種層出不窮的意外,損失了不少人口。要不是北方的流民太多,源源不斷的填進去,再加上某些官員欺上瞞下的執著,嚴防死守的堵截流民的外逃,整個屯墾計劃才得以延續下去。
整整第一年,可以說都是在搶修各種圩圍溝渠等灌溉水利設施,然後在洪水和天氣的考驗中,不斷修修補補中努力完善,一直修到第二年七月,才急匆匆的撒下第一批種子,到了第三年,各個軍民屯點付出了無數的學費和代價後,才總算基本解決了糧食自足的問題,第四個年頭,才有了真正意義上豐收和剩餘,而這才不過是荊西路開發的一個開端。豐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源,溫暖的氣候,才在因地制宜的特色農業技術推廣下,真正開始為人類服務。在這第四年裡,各個初具規模的屯墾點,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個勞改農場,大量在戰場上失蹤的戰俘,在這裡開始他們的第二人生。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下,用他們的剩下的時間,來為過去贖罪。想想那些動不動就拉上一群人,就把湖廣大開發的底朝天的牛人們,實在無限的景仰中。
這次鎮壓永王起事,用來穩定地方的人馬,很大一部分,就是就近從這些屯墾區里抽調來的護衛隊,這些青壯實行的軍事化管理,為了和山夷的例行衝突中占據優勢,擁有相當的武裝程度,在不影響基本生產的情況下,拉出幾千號人來湊數,也象那麼回事。另一方面,這些年劍南相關產業,擴張很快,潛移默化的影響也開始逐步顯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代理成都工場的劍南地域商人,與揚州為代表的傳統江南行會商戶,爆發了著名的鏡子大戰。
事實上劍南工場的成品鏡子,甚至要比軍用透明白玻璃,更早出現,因為工藝很簡單,一旦實驗成功了水銀和錫膜的成分比例,就沒有產量花的難度了,至於鏡子坯底,稍微平整的琉璃結晶,就可以勝任了,更本不需要昂貴的透明玻璃,而且色彩斑斕的似乎更美觀。因此來自好幾個州關係戶性質的行會商人,聯合起來購買了生產工藝和許可後,就變成一項區域壟斷性的巨大特色產業。而揚州為代表的淮揚銅鏡行會,擁有成百上千老字號的工坊,生產銅鏡的歷史可以上朔到戰國時期,以輕薄精巧的特色著稱,尤其擅長鳥獸、人物等浮雕的畫像鏡,精美絕倫。種類繁多的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樣,平脫鏡、螺鈿鏡等新穎別致,富麗堂皇的工藝, 馳名海內,甚至遠銷大食、安息這些外邦。劍南琉璃鏡的大量投入,不可避免的衝擊到江南銅鏡的傳統市場,甚至已經嚴重威脅到揚州傳統銅鏡的生存,於是矛盾不可避免爆發,從最初市場的價格之爭,到官面上的查堵,到私下用見不得光的手段,相互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