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第159章 做大秦的愛因斯坦_頁2
足足有七八百斤,堆在涼棚裡面十多個藤筐之中。(再注一下:秦朝一斤只有後世半斤,七八百斤算下來也就兩百公斤左右,並不算特別恐怖哈,免得又有朋友吐槽我亂寫。)
雖然看起來多,但除去藤蔓和那些還未完全成熟的,其中真正能用來釀酒的不到一半,而且其中還有長蟲和破損的,又要去掉近三分之一,因此處理乾淨後真正能夠用來釀酒的只有不到三百斤,剩下的青果丟了浪費,可以試著釀醋。
但不管是釀酒還是釀醋,對於陳旭來說都是實驗性質的。
反正他是準備砸錢一定要把酒釀出來,何況五斤山葡萄才一錢,原材料非常便宜,貴的反而是釀酒用的大大小小的陶罐和陶缸。
對於這個各種手工業都不算發達的時代,特別是制陶行業,器形越大的東西越不好製作,因此也就越貴,鎮上的一個陶器作坊平日製作的最大器件直徑不會超過一米,而且還只能做成闊口淺底的陶盆,陳旭家裡就有一個,已經用了二十多年了,還是陳旭的爺爺在世的時候買的,屬於祖傳物件,老珍貴了。
而葡萄酒坊一共定製了大大小小近二十口陶缸和數十個陶罐,口徑從一尺到四尺不等,全部擺放在茅草屋裡面,總共花了陳旭接近一千五百錢。
之所以要弄這麼多陶缸,那是因為陳旭不會釀製葡萄酒,只能多弄幾缸慢慢實驗,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五次,並且除開山葡萄之外,秋天還會有山梨和山楂等野果,都可以試著弄一下,反正上次虞無涯給他弄回來的一萬三千錢都才花了一半,足夠他折騰,再說錢只有花出去才能促進流通,收購這些東西讓錢落到鄉民的手裡,然後鄉民在鎮上購買其他生活用品,會促進各個工坊和商戶跟著受益,買賣的人多了,商業才能變的繁華起來了,同時村民也能慢慢添置家當,生活也才能慢慢好起來。
最簡單的就比如鋤頭和刀斧,一個家庭如果窮的這幾樣都沒有,那麼他們就無法好好種田,田越種越少收成就會越來越差,該交的田稅人頭稅一樣不能少,那樣就只會越過越窮,最後徹底赤貧狀態只能等死。
但陳旭把從宛城掙回來的這筆錢在鎮上花出去,其實就是變相的加強了貨幣的流通性,而貨幣的充足就會促進商業需求,鐵匠鋪的鐵匠可以有更多的錢去縣城購買銅錠和購買廢銅加工。麻布店才會購買更多的麻用來織布,而種麻的農民才能賣掉更多的麻線增加收入,然後去購買鋤頭刀具擴大種植,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錢雖然不產生價值,但會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
再加上陳旭不斷的改良各種農具和工具,只要堅持一年,陳旭相信清河鎮所屬範圍內的情況會大大改善,至少今年他覺得整個清河鎮不會再餓死一個人。
因為通過藥材先後從縣令大人那裡頂了三百石稅糧,加上從山匪窩裡還搶收回來五百石糧食,這就是他的底氣,何況還有水輕柔在宛城幫忙制售茶葉,到時候製藥坊製作的丹藥和藥粉也可以送去讓水家順便售賣,賺到的錢弄到清河鎮來,大量的投資砸下去,小小一個不到三千人的小鎮,折騰幾年還不富就沒天理了。
至於水家的事情,虞無涯曾經向他保證不會出任何意外,雖然陳旭不太相信這個吃貨,但眼下也只能相信,其實水家幫不幫忙他已經不太所謂了,因為他手上有了一個更好的人選,可能會幫他把製藥坊發展成一家大型的製藥廠。
藥坊旁邊又新修了一間木房子,收放的都是山藥、野葛、茯苓和蜂蜜這些藥用和食用價值比較高的東西,而且陳旭還收了不少其他稍顯珍貴的藥材,比如甘草、酸棗皮(這東西又叫山茱萸,一種野生的小野果,曬乾後有點兒像枸杞)、地黃,白芷(這東西還有個名字叫獨活)等藥材。
要說河南這個地方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搖籃和發祥地一點兒都不為過,這個地方處在江漢平原和黃淮平原的中間,正好處在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上,因此無論是氣候、物產、資源、交通等都南北通吃,四季分明,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因此河南不光是產糧大省,更是資源大省,最近陳旭才發現,清河鎮這裡幾乎南方北方的各種植物和藥材都能找到,而且還異常豐富。
而很更讓陳旭驚喜的是,最近他撿到了徐福這個傢伙後才發現,秦朝的醫術達人其實對草藥的認知已經非常豐富,對很多草藥的藥性也有了初步甚至是非常明確的認知,至少最近半個月來,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