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舷 第173章 海軍的未來_頁2
機一哥的地位的。
未來海軍需要裝備的艦載戰鬥機數量達到一千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因為一次意外的考察,李海開始思考海軍的未來,這個時候的他,才開始完全具備海軍年輕軍官的基本素質。
第二天下午準時來到國科大,丁敏問他,「李海同志,你打算以什麼為主題?」
李海脫口而出,「海軍的未來。」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一名下部隊不到半年的年輕軍官能駕馭嗎?丁敏存疑,但是不能懷疑。因為李海是海軍特等功臣,是校長點名邀請的。
其實,正是因為李海年輕,他才敢講這樣的大題目。
不管他講得對不對,也許都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同樣的話出自國科大校長這一級別領導之口,那就不是講課那麼簡單了,而是會被外界視為官方對外的消息披露。
丁敏引著李海走進大禮堂的時候,李海被嚇了一大跳!
原以為頂多是一個多媒體大教室兩三百學生,沒成想竟是給數千學生講課。
丁敏看見李海緊張起來,笑著說,「原本希望你能講講軍人精神的,給新生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所以集中了全部新生。沒成想大家知道是海軍特等功臣講課,老學員也都慕名而來了。」
「那我還是講軍人精神吧。」李海心裡沒底了,當著幾千人的面妄談海軍的未來,他還沒這個膽子。
丁敏卻說,「不用,校長已經同意了,你就講海軍的未來,甚至可以拓展到整個國防的未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主持大課堂的教員介紹完之後,李海整理了一下嶄新的海軍常服,大步走上舞台,向大家敬禮,接過話筒,沒有坐下,而是站著就開講。
他什麼都沒有準備,以至於身後的超大幕布上只顯示了簡單信息——海軍特等功臣、海軍飛行員李海上尉。
「同志們,昨天我去了一趟608所,從株洲返回長沙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海軍的未來應該是怎麼樣的。正好受到國科大邀請,便藉此機會講一講我的個人淺見。」
「以167號驅逐艦下水為標識,人民海軍邁入了大造艦、造大艦時代,一直持續至今。我們看到過去這些年裡下水了很多艦艇,大家稱之為下餃子。的確如此,短短二十年裡,人民海軍艦艇總噸位從不足一提到今天的世界第二。」
「那麼,我們有足夠的底氣了嗎?我們的船夠了嗎?」
「人民海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但,距離我們的真這個需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有數據顯示,基於最基本的國防需求,人民海軍艦艇總噸位要達到五百萬噸,這樣才能勉強有實力保障我國的根本利益。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很遠。」
「我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因為上級安排,目前駐守在島礁上。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所在的島礁需要守護九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相當於六個北京市的面積。」
「那麼我們有多少船有多少飛機呢?島礁守備部隊有三條幾百噸級的巡邏艇,我們飛行中隊只有四架飛機。面對這麼大龐大的海域,這點兵力是杯水車薪的。以至於我們不得不進行連續的高強度飛行。單單是我一個人,一個月的飛行小時就超過兩百個。是其他部隊飛行員的十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船不夠,飛機不夠。我國有四百多萬海疆需要守護,在所有大洋都有重要的現實利益和戰略意義。單單靠現在的幾十條驅護艦和兩條中型航母是完全不夠用的。十七號艦服役之後,大家很開心很興奮,可是我卻高興不起來。太慢了,速度太慢了!不僅慢!還太小!」
「強敵用半個多世紀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從個效費比還是作戰效能來看,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是最合適的。同樣,他們也用血淋淋的經歷告訴我們,十條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根本不夠用!一款多能的艦載戰鬥機根本不行!七八千噸的驅逐艦根本不行!」
「他們走了彎路,那麼作為後來者旁觀者,我們應該汲取別人的教訓,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因為我是開飛機的,這幾天我在想,未來海軍艦載戰鬥機應該是什麼樣的?必須是隱身戰鬥機這一點毫無疑問。問題在於,到底是一款多能呢,還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