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稱雄 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為師
話分兩頭,宋徽宗與趙似二人在秘密商議大事;趙構心情愉悅地來到了監察院,其他人紛紛上前祝賀,唯有一人鐵青著臉,怒目而視,此人便是昔日的監察御史許景衡。
趙構心領神會,並未多言,愣了一下後便讓眾人下去了繼續處理公務。現在,監察院在趙構的帶領下,群臣再也不敢嗤之以鼻,只因心趙構上任後連續處理兩件大案,在朝中無人能及,只要被逮住沒有誰能逃脫。
如今,朝中風頭正盛的不是掌管軍權的樞密院,也不是掌管政權的尚書省,而是監察院。
盛極必衰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縱然是風頭正盛的監察院官員,也不敢高調,要是被趙構抓住也是嚴懲不貸,眾人心中對他更是欽佩不已,只要是趙構命令,他們都盡心盡力的辦妥!
趙構上任後,讓監察院大大的長臉,在朝中不再是尷尬的地方,儼然有種與樞密院、尚書省分庭抗衡,成三足鼎立之勢,擔任監察院官吏首次挺起胸膛做人,多年的憋屈一朝化去,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揚眉吐氣!
朝中官吏對監察院是恨之入骨,也僅限於心中有鬼之人,光明正大之人無需擔心,故而欣然接受,反而對趙構上任後的所作所為拍手叫好,也漸漸的與他們交談,就連民間百姓都稱讚,這是他們為官以來首次得到認可,如何不高興!
許景衡冷著臉轉身走了進去,他佩服趙構的本事,卻不明為何追查貪污案沒有結果了,明明事情已經清楚了最後不了了之,心裡對他有怨,覺得自己錯信了趙構。
趙構心知許景衡為何對自己冷言冷語,他也沒說什麼,要知道這件事的確很難處理,又要顧忌一些東西。若非許景衡有些才能,還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好官,趙構豈能在乎他的想法。
「大人,有事找下官?」許景衡不冷不熱的說道。
趙構單獨與他見面,又見他此時的臉色開門見山地說道:「貪污案件已經告一段落,許大人不必耿耿於懷!」
「下官不敢!」許景衡冷嘲熱諷地回道。
趙構絲毫沒有介意,仍舊熱情地笑道:「許大人,你熟讀經史子集想必知曉取捨之間的道理吧!」許景衡並未答話,抬起頭看著趙構,又聽到他繼續說道:「取捨之間無非是利益關係,貪污案幕後之人我已經查明,也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然而他不過是受人蒙蔽,做出此等糊塗事!」
「如今,他已經改過自新,何不給他一次機會!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活著比死了要有用處,一死了之何其簡單,卻能改過自新為大宋盡忠,為百姓著想,少了一個居心不良之人,多了一位為國為民的好官,豈不快哉!」
「再說,他已經俯首認罪了,過去的事情就過去吧!若是我們一直糾結著過去,不給予一些走錯路之人改錯機會,那麼大宋又如何強大?」
許景衡低頭沉思不語,趙構年齡與之相比相差懸殊。可是趙構說出來的話,卻讓他不得不佩服,想想自己為官也有十幾年卻被初出茅廬幾年的小子一番說道,心裡不是滋味。
許景衡是監察院為數不多的有真才實學之人,只是他的性格太過耿直,正因如此得罪了不少人,只是別人隱忍不發。
他懷疑幕後之人的身份,卻沒有真憑實據,不敢胡亂臆測。只是他心有不甘,貪污案此等大事太過于敏感,而且那次事情影響頗大,這些都縈繞在他心頭,數日來都輾轉難眠!
趙構像是猜到他還有糾結,語重心長地說道:「此事可大可小,有些事不必追根究底,鋼硬則易斷,若想如魚得水唯有學會順應,否則害己!大宋國內官吏,貪污盛行,並不少見,真的去處理太多人只怕牽連甚大;如今童貫俯首,又何須刨根問底,以免觸怒龍顏,只怕後果不是你我能夠承擔!」
許景衡臉色變了數遍,心裡五味雜全,他自己的性格比誰都清楚,為官十幾年還是無法參透為官之道,否則又怎麼會是監察御史,官階從未晉升。
現在,趙構的話卻讓他整個人如夢初醒,尷尬不已;回想自己為官以來的所作所為,一心一意的為國為民,卻從為有過現在的待遇,他自愧不如。
性格耿直沒錯,只是不能太過於耿直,否則惹來殺身之禍。大宋乃是趙家的天下,當今皇上韜光養晦,看不出深淺。既然已經找到幕後之人,這件事不了了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