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 第380章 左良玉_頁2

更新:11-06 23:53 作者:韭菜東南生 分類:軍事小說

慈烺的臉色卻很凝肅。運河對大明朝如此重要,但運河的防守卻處處都是漏洞,國家承平時期還好,現在內外兵禍不斷,開封之戰短時間之內沒有結束的可能,如果闖賊再派騎兵突襲運河,魚台縣今日的亂局,有可能會在沿線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為保長久,運河的防守策略必須有所改進。

    同時,勝不驕敗不餒,入城之後,朱慈烺立即召集眾將,總結此戰的經驗教訓,完了之後又和田守信小聲商議,因為魚台縣之戰,對汝寧的命令,可能也要有所改變了……

    魚台縣全城轟動之時,五十里之外的一處小山坡,郝搖旗跪在地下正嚎啕大哭,八千人馬,最後跟著他衝出重圍的不過百十人,可謂是一敗塗地。雖然郝搖旗也經歷過數次慘敗,但卻從來沒有像今天敗的這麼慘、這麼窩囊。

    從前不管敗的多慘,他總能在戰後收攏到了一些逃出來的老部下,但今天他卻不敢奢望,因為他清楚知道,他所有的部下都被圍堵在了軍陣之中,不死即降,不可能有人逃出來的。

    「勝敗乃兵家常事,大掌盤不必太過悲傷,何況咱們遇到的並不是普通官軍,而是朱家太子的精銳。」

    雖然老部下都折損在了魚台縣,但跟在郝搖旗身邊的呂秀才卻是毫髮無傷,也算是一個奇蹟了。他小聲勸慰。

    郝搖旗擦一把淚,跳起來,仰天嘆道:「敗的這麼慘,闖帥肯定不會饒額。」

    呂秀才沉思了一下:「如果大掌盤擔心的話……不如去投八大王?」

    八大王就是張獻忠。

    郝搖旗搖頭:「張獻忠心胸狹窄,手段暴虐,除了他身邊的幾個乾兒子,容不下其他人的。再者,額是闖營的人,去投張獻忠,不是讓人小瞧嗎?」

    呂秀才臉色臊紅了一下,拱手:「呂某孟浪了。」

    「走吧。」郝搖旗翻身上馬:「最多不過一頓板子,還不信闖帥會殺額的頭。」


    ……

    魚台縣大捷的消息迅速就傳遍了山東,也傳到了河南汝寧。伴隨著這個消息而來的,還有太子殿下的使者、東宮典璽田守信即將到達汝寧的塘報,於是汝寧城中的大小官員,各總兵副將今日都聚集在東門之外,等候田守信的到來。

    等候之時,魚台縣大捷當然是眾人議論的焦點。

    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為了拍太子的馬屁,眾人都是一片稱讚。

    唯有一人的臉色有點冷。

    那就是平賊將軍,加太子少保的左良玉。

    左良玉字崑山,山東臨清人,最初為遼東車右營都司,與建虜作戰中屢立戰功。崇禎元年,寧遠兵變,左良玉因為御下不嚴被袁崇煥罷職,崇禎二年己巳之變中被起復,跟隨游擊曹文詔支援玉田、豐潤,和建虜在洪橋、大塹山、遵化等地大戰,因功與曹文詔獲得增秩的賞賜。崇禎四年,又與建虜戰於松山,崇禎五年,左良玉受命平定河南流賊,由此開始了內地平亂生涯,也正式成為了一方領兵大將。

    明史左良玉傳中說他「長身赬面,驍勇,善左右射。目不知書,多智謀,撫士卒得其歡心,以故戰輒有功。」

    左良玉雖是一個文盲,但驍勇善戰多智謀,又會撫恤士兵,所以戰必有功。

    最初平亂時,左良玉屢戰屢勝,猶是一腔忠君報國之心,但到了崇禎八年,曹文詔戰死之後,左良玉成了朝廷在河南戰場唯一的倚仗,面對其他將官的碌碌無為、監軍太監的掣肘、文官的胡亂指揮,左良玉的心態漸漸發生了變化,隱隱已經有了居功自傲、不聽調派、養寇自重的苗頭了。史載「良玉在懷慶時,與督撫議不合,緩追養寇,多收降者以自重。督撫檄調,不時應命,稍稍露跋扈端矣。」

    不過因為朝廷此時尚有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等幾個強力督撫,加上關寧軍的陸續內調。左良玉並不敢太過分,只是私下裡有些小動作。崇禎十年,崇禎帝看出左良玉驕縱難制,於是想將其調離中原。不想聖旨剛下,流賊就連續攻破十幾個州縣,左良玉堅不肯救,用「調離」做推辭。直到中原士大夫向朝廷上奏疏,請求留下左良玉,左良玉這才發兵救援。

    雖然知道是左良玉在後面搞鬼,但為了中原局勢,崇禎帝也只能忍了。

    也就是從那一次起,左良玉跋扈的苗頭開始明顯,朝廷撥付的軍餉只是按照他的九千額兵,為養兵,他縱兵搶劫百姓,為禍一方,名



第380章 左良玉  
相關:  1644英雄志    十國行周  日娛之用愛發電  我在秦朝當神棍  修仙別看戲  
下面更火
搜"崇禎十五年"
360搜"崇禎十五年"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