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河山 第九百四十九章 永不知疲倦的駿馬_頁2
更新:09-03 12:07 作者:風雪雲中路 分類:其他小說
麼地方都是人才。於明遠是典型的騎兵將領出身,居然能夠想到通過海路撤退,這無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哪怕就算是撤退路上翻了幾條船,可也比走陸地撤退的時候,沿途要面對北遼四處攔截損失要小的多。
站起身來,黃瓊走到溫德殿內的,掛在大齊皇輿全圖旁邊的,北遼大致的地圖面前。手指在北遼東京道、中京道沿海,手指不斷的移動,腦袋裡面也在飛快轉著。從遼東半島經海路撤到薊州,直線距離並不遠。如果從北遼辰州,甚至是錦州撤離,那距離薊州沿海就更近了。
沉思良久,黃瓊轉回御案後,提起筆在於明遠密折批示。黃瓊的意思是,周致遠就不要經蘇州撤退了。蘇州三面沿海,與背後北遼腹地只有一個半島相連。一旦出現什麼意外,孤懸在外的大軍將會再無退路。最好還是選擇北遼東京道,南部沿海的辰州,或是更靠西的錦州。
黃瓊在奏摺上,直接告訴於明遠,船隊就不用他操心了,此事由自己來管。現在的問題是,在周致遠撤退之前,他要黏住前線的北遼主力。二,告訴周致遠,朝廷會儘可能的調集船隻。但如果船隻實在不夠的話,那就將所有的馬匹全部放棄掉。一句話,只要人平安回來就好。
而在密折的最後,黃瓊給於明遠下了一句眼光長遠,朕心甚慰的極高評價。在放下筆之前,黃瓊猶豫了一下,還加上了一句卿不負朕,朕定然絕不負卿的煽情話。在將摺子發出去之後,黃瓊立即提起筆來,給如今正在京城,向自己匯報商隊去歲收入的馬瑞,寫了一封親筆密信。
要求他立即趕回登州,將原本向高麗、東瀛商貿的船隊,只要在港口的全部抽掉出來,全部都調集到北遼辰州或是錦州海面待命。至於調集如今糜爛不堪,船隻就連遠海都出不了。就算在山東路沿海晃蕩,都出了不少事情的山東路水師前去接應,黃瓊壓根就沒有考慮過。
此次馬瑞進京已經十日有餘,黃瓊雖說沒有公開召見他。可不止一次,私下裡與馬瑞密談。馬瑞如今還在京城,還沒有來得及返回濟南府。只是自己在宮中,這個時候不方便召見他。如今出宮也被心驚有餘的司徒喚霜幾個人,盯得死死的。所以只能通過密信方式與馬瑞聯繫。
不過,在批閱完畢於明遠的密折之後,黃瓊又親筆給於明遠寫了一封密旨。在這道密旨上,黃瓊詢問於明遠,如果自己給加強至少兩萬騎兵,他有沒有把握在遼軍撤退的時候,發起全線反攻?如果可以反攻,還需要增加多少兵力才可以。就差沒有直接說,滅遼需要多少兵力。
放下筆,將密旨親自密封好並發出去後,黃瓊神色上雖說沒有表現出現,可在心中卻是極其欣慰。北線的於明遠、南線的曹銳,還有自己大膽啟用趙無妨、歐陽善等,這批年輕將領表現都極其出色,沒有辜負自己當初期待。當初,自己看似不經意的,調整了一批武官部署。
現在看,卻是起到了關鍵的,甚至是定海神針的作用。尤其是自己調任湖廣南路節度使的郭晨,在朝廷南下精銳盡數集中在江南西路。帶著一群老弱殘兵,卻整整拖住了叛軍十餘萬大軍。雖說丟掉了絕大部分湖廣南路,可卻守住了叛軍從湖廣南路,向湖廣北路的必經之地。
雖說戰功看起來,不似曹銳那麼顯赫,可並不比任何人差什麼。在這戰場上,天生就是有人要吃骨頭,有人要吃肉的。郭晨一直都在吃骨頭,卻從來沒有任何的抱怨,黃瓊心中也是感嘆不已。自己雖說也下聖旨,加封郭晨為伯爵,可卻是依舊無法完全補償,郭晨的付出。
從郭晨那裡,黃瓊又聯想到此次平叛之中,暴露出來的下級武官,主要是合格武官不足。臨到上戰場,才從老兵之中提拔了一批。幾經猶豫,黃瓊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武國子監幾個字。中國幾千年來,為何不僅朝中有國子監,便是各地的知名書院,也是不斷的出現。
但卻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設置過武國子監,也就是自己前世的軍校。原因很多,一個是武官很多的家族傳統,在戰場上作戰的經驗,都是家族之中傳承的。也就是對於實戰經驗更為重視,對於書本上的傳承,卻不是太過於重視。那些武官家族,也不願意將自己經驗交出來。
同時武官與文官不同,武官在必要的時候,是要上戰場的。相對於生活更加穩定,同級別權利更大文官來說,武官升官是要靠鮮血來換。好男不當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