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靠山村 第十八章 整田_頁2
亮,大聲喊道。
抓住想逃跑的熊大,陳峰把軛給熊大套上,調整好大小位置,陳峰趕著熊大下了田……
這傻熊快三歲了,一直瘋漲,半年前才減慢下來,現在怕超過六百公斤了,名副其實的巨獸,力量超強,犁被拉突突地前進的飛快……
正常情況下一頭牛一天能耕兩畝地,這畜牲半天功夫就把五畝的水田耕了一半……
到了傍晚陳峰將髒兮兮的熊大扔進蓮花潭,好好洗了個乾淨,又特地好好犒勞了兩熊,之所以熊二也有份,因為明天就該它當「牛」了!
晚飯時眾人聽說陳峰異想天開用熊耕地,都表示很有興趣,明天去開開眼界……
第二天大黃就被爺爺送回去了,小黃想跟著回去被陳峰吩咐熊大看住了,用陳峰的話說,「哥們花了錢的,你活著是我的牛,死了也是俺的牛肉!」
在眾人的驚訝鬨笑聲中,陳峰和熊二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把梯田餘下的部分耕完了。耕完的土地須日曬三天,有消滅害蟲、清除雜草的作用!在這期間陳鋒正好可以挖魚溝和魚坑,好養禾花魚。
禾花魚是一種在稻田中飼養的鯉魚,當稻子抽穗揚花時,魚兒因採食落水禾花後,魚肉有禾花香味而得名。
這種魚刺少肉多,肉質細嫩,骨軟無腥味,味道鮮美,最獨特的就是它的肉有禾花的香味,曾是宮廷貢品。
陳鋒當初計劃改造水田的時候就在考慮養殖禾花魚了,不過稻田水位一般都比較淺,所以還要在水田中挖魚溝和魚坑,便於魚在枯水期有存身之地。
田埂在雨晴剛來靠山村的那天就已經整好了,陳鋒前段時間又抽空加寬加高夯實達到半米,目的是能提高稻田養魚後的蓄水量,防止漏水、垮埂、跑魚。
魚溝和魚坑,應在插秧前預先挖好,因為插秧後不久就要放魚苗了。
陳鋒把魚溝挖成「田」字形,溝深30cm、寬40cm。魚坑在陳鋒自製的水管出水口下面,挖了一個深一米左右,面積20平方米的魚坑,魚溝和魚坑相連,這樣,即使稻田水幹了,魚兒也能藏身在魚溝和魚坑中。還有一個好處是方便以後集中抓魚,最後在魚坑上方點上誘蟲燈,魚兒就能有免費的飼料,還能有效的減弱田間病蟲害。
挖好魚溝要和魚坑就是三天後了,土壤已經曬得鬆散了,正是耙地的好時機了。
水田耙由齒板耙滾和耥板組成,耙深十公分左右,有良好的碎土、平地、起漿和覆蓋綠肥的作用。陳峰換上犁耙,像一層層波浪似的耕地經過細耙,平整勻細。
耙完地就要上水了,陳峰旋開閥門,溪水順著竹製管道汨汨流入水田,水上兩指深,就可以進行耖田這道最後整田工序了。
耖是一種農具,它的下部酷似梳子,中間置耖齒,兩端有拴纜繩的纜鼻,上部是框形耖把。耖田時,牛在前拉,耖手隨後扶耖。耖把向後扳,可將田泥壅起帶走;向前推,可放下所壅之泥。耖的功用是將田泥趕平,以使莊稼吃水均衡,不致旱澇不均。
耖田是一種很辛苦的重體力活。功夫全在手和臂上,用整個身體的重量,通過手和臂將耖把向後側下壓,幸虧陳峰和兩熊都不缺力氣,耖田耖的好,灌水後水深相差不足半指,田泥爛如稀粥,插秧不壞手。
水田整完了,就該播種培育秧苗了!
陳峰選擇的稻種是大青山周邊廣泛種植的一種常規粳稻。粳稻較適於高緯度或者低緯度的高海拔地區種植,穀粒不易脫落,較耐寒、但不耐高溫,比較適合大青山的氣候。
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圓,晶瑩剔透、透白如玉,米飯油潤清香、筋糯宜口、清淡略甜,營養價值也極為豐富。
陳峰是從稻香村取的稻種,經過空間培育後顆粒均勻、飽滿,增大不少,去年用空間種植出的稻穀釀出的酒香味濃郁,回味悠長……
平整田面,開溝作畦,準備好水稻秧田底。接著就是種子的選擇和處理了。
水稻種子先要曬曬太陽,殺滅病菌。曬種後要經過鹽水選種,去掉空秕稻粒和雜草種子,選擇沉在下面飽滿種子。接下來是浸種,就是把種子浸在水裡,讓種子喝足水分,一般需要2天左右。然後開始催芽,就是利用高溫使種子快速生根發芽。
經過催芽以後的種子叫芽谷,看天氣要搶晴播種,晚上還要蓋薄膜保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