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 第五百六十八章 借刀殺人最上,英雄所見略同_頁2
之故,這才在祭酒之外讓人兼任侍郎,其實並不管部務。此前謝鐸還在弘文閣掛職,這會兒突然就成了禮部正堂,這簡直是太出乎意料了!
徐良還記得當初兒子封爵的時候,謝鐸曾經親自登門道賀,這會兒忍不住斜睨了徐勛一眼,見兒子神態自若,顯見是早就知道的,他忍不住暗嘆了一聲。而武官之中居首的英國公張懋和定國公徐光祚則不露痕跡地交換了一個眼色,心中無不是駭然。
侍立在朱厚照身側的劉瑾借著站得高看得遠的優勢,將前排文武大臣的眼神表情盡收眼底,心底雖有些惱火,但更多的卻是得意。當這些人事任免一樁樁公諸於眾,緊跟著那司禮監文書則是捧了一卷厚厚的捲軸出來,道是新行八法的時候,他便眯起了眼睛。
爭贏了位子不是本事,讓俺的政令通行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俺的手段,那才是本事!
「其一,吏部考察京官不必定時……」
「其三,聞天下鹽課多年賬目混亂,詔都察院監察御史喬岱等往核兩浙鹽課……」
「其五,各地邊儲糧備常有虧空,主官交接不事清欠,以至於積欠日多,賑濟不足,詔今後若有查證,以歷任主官追賠……」
站在下頭的徐勛儘管早得了張永谷大用的消息,可一條條聽下來仍然吃驚不小。他從前覺得後世雍正那三項大政已經夠得罪人夠鐵腕了,誰曾想劉瑾這一個太監,所行政令竟然和那手段差不多激進,細細思來竟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見身邊不少人都在偷眼看他,他便垂下眼瞼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心裡卻飛速盤算了起來。
改革也好變法也好,從來都是沒下場的事,有劉瑾挑去這得罪人的勾當也好!弘治年間的官場看似清流當道,但貪官何嘗少過,該讓這些人吃些苦頭了。再比如這考察京官……不如設法讓人把張居正那赫赫有名的考成法給劉瑾建議了上去。只是,要把這步調控制好,不能激起大亂,不能由得劉瑾一味蠻幹。
雖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得晚了些,但第一次就提出了十三條各項新制,震懾住了文武百官,劉瑾自然很是志得意滿。他目視焦芳,想到此前自己和張文冕搗鼓著拿出去的東西被焦芳刪刪改改拿掉好幾條,最終只剩下這麼一些,就連一貫和焦芳不怎麼對付的劉宇也大為贊同,結果在李東陽那兒果然是一次通過,他對這老傢伙總算是滿意了些。
今日大朝原就是為了宣布這些政令,因而見這些事完了,朱厚照自是以目示意退朝,可迴鑾之際,他又招來瑞生,吩咐把徐勛叫進來。這邊廂皇帝鑾駕一退,文武官員從金水橋魚貫退出午門。這從宮城到了外皇城,雖則仍然不能高聲喧譁,可官員們少不得三三兩兩聚在一塊,矛頭全都集中在了剛剛的新政上。然而,李東陽焦芳王鏊全都回了內閣直房,於是部院七卿立時成了焦點,可面對種種詢問,七卿之首吏部尚書林瀚都只是淡淡搖了搖頭。…。
「政出於上,我等事先都沒聽到消息。」
「這……林尚書,這些新政令對官員實在是過於苛刻,若真的這麼實行下去,要出大亂子的啊!」
林瀚和張敷華對視一眼,隨即沉聲說道:「政令未行,諸位先不要杞人憂天。況且既然是內閣行文下達的旨意,料想內閣三位閣老必有思量。政令施行還得看人,譬如吏部考察便是如此,若諸位信不過我林亨大,那便是兩回事了。」
一聽這話,不少人方才安心了些,那些平素官聲不錯的固然是額手稱慶掌管吏部天官的乃是素有清名的林瀚,可那些往日京察就常常出岔子的就沒那麼僥倖了。有的思量著去走門路,有的琢磨是否調了外任,當然更有人瞅准了此次新政的空子,暗想這麼多的變化,劉瑾那邊必然需要人手,是不是該投靠過去。
而等到出了長安左門,見官員們多半各自回衙,林瀚方才停步對張敷華說:「其他的也就罷了,這追索積欠實在是太狠。我大明官員素來俸祿微薄,不少人清貧度日,若是就此背上這樣的包袱,也不知道有多少家會有破家滅門之禍,興許逼死人也未必可知!」
「你說得不錯……其他的暫且不論,這一條怎會這般輕易地通過,也不知道李西涯是怎麼想的!」
而徐勛一下朝就被瑞生叫住,便請父親徐良先出了宮。得知小皇帝並不在文華殿,而是吩咐他徑直去西苑,他便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