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47章:取締八股文_頁3
更新:08-14 08:18 作者:執筆見春秋 分類:都市小說
簡單,但也不是姚廣孝一個五十七歲的老人能夠搞定的。
單單挑水幾里地,就讓姚廣孝難搞了。
而坐在院子裡的姚廣孝,似乎真的就這麼安定了下來。
然而真是如此嗎?
姚廣孝早年曾遊覽嵩山寺,相士袁珙對他道:你是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
劉秉忠被稱為蒙元帝國的設計師,他不僅輔佐忽必烈繼位,而且確立了蒙元的國號以及體制,修建了蒙元大都和上都,制定了官員朝見皇帝的禮儀和官服等要求。
所以當時姚廣孝大喜。
「好個袁珙,貧僧尋覓心中主公,原本以為是燕王殿下,沒成想竟是長孫殿下,左右都是你說得准。」
院子裡看書的姚廣孝,心思根本就沒在書上,而是開始思索自己的人生規劃。
或許會有人想,為什麼姚廣孝沒有選擇朱允炆。
其實姚廣孝最初的想法,就是輔佐太子朱標,畢竟那個時候,太子朱標地位穩固無比,根本無人可以抗衡。
可惜並未得到朱元璋的賞識,況且朱標身邊文臣武將雲集,他一個無名和尚,連和太子朱標單獨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到了天界寺,觀察諸多藩王后,這才選擇了燕王朱棣。
或許還有疑問,為什麼姚廣孝沒有投靠朱允炆。
這當然是時間關係。
首先,姚廣孝洪武十五年跟隨燕王的時候,洪武十年生的朱允炆才五歲。
誰會去效忠一個五歲的娃娃。
而現在太子朱標薨逝,姚廣孝已經跟隨燕王朱棣十年了。
這個時候就算是投靠朱允炆,朱允炆他敢要嘛?
這個選擇,從來就沒在姚廣孝的考慮中,或者說想都沒想過,即使他不要臉,朱允炆也不是他心中的明主。
朱允炆本身接受儒家教育長大,對於道佛不說排斥,也不會很親近。投靠過去也不見得會收留姚廣孝這個和尚。
姚廣孝的能力,在治理內政上,也是很不錯的。
曾經朱棣靖難成功後,姚廣孝便是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後世紫禁城的布局。
而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
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畢竟姚廣孝去世的時候,已經是永樂十六年,他還幹了十六年的文臣。
朱棣征伐蒙古,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又奉命教導當時的太孫朱瞻基。
有姚廣孝在京師,京師就亂不起來。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朱高熾之子朱瞻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乎就是相當於姚廣孝的徒弟了。
姚廣孝去世的時候,朱瞻基也已經二十歲長大成人了。事實證明,朱瞻基所表現出來的才能,也沒讓姚廣孝失望。
畢竟陰陽家不是兵家。
陰陽二字,便是代表陰的能來,陽的自然也能來。
主要還是作為一手推動整個靖難之役的幕後黑手,更改大明皇室傳承,締造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
這個功績太過於誇張,成就傳奇。
所以才會對他有如此的印象,很容易被局限在陰陽家合縱連橫這塊上。
而忽略了他本身的才學。
「貧僧觀長孫殿下,長期遊走大明邊疆,麾下各族林立,自身文武雙全,定有征伐之心。」
「大明立國二十五載,國力日漸穩定。陛下突然調集大軍平倭,更是出動水師,其中當時受到長孫殿下的影響。」
姚廣孝,當然還是那個想證明自己的姚廣孝。
當他開始分析朱英的時候,他就發現,朱英此人不簡單。看似溫文爾雅,有儒家風範,實則對儒家典籍一概不知,反而擅長兵家謀略。
想到這裡,姚廣孝對錦衣衛喊道:「小哥,貧僧想要看些海外書籍,寺內第一藏經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