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280章 劍指東瀛(圩七)海上初交鋒_頁2
向日軍小船,猶如一把把收割生命的旋轉鐮刀。
京華武裝運輸艦制式為全艦28門火炮,除去艦首和艦尾兩門無法調整到進行側弦炮擊的火炮之外,左右側弦各有十三門火炮,都是二號炮,四艦齊射就意味著每輪52發炮彈。
鏈彈是用鎖鏈將兩個比炮膛口徑要小的小炮彈串聯在一起,發射後一顆炮彈會拖著另一顆炮彈離心甩動飛出去,因此會在風帆上扯出一個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壞,運氣好的話甚至能扯斷桅杆,直接癱瘓敵艦,是一種主要用來限制敵艦的行動力的專用海軍炮彈。
52枚鏈彈打出,放在京華假想中的主力對決里,在這個交戰距離上能打中三五枚就算運氣不錯。但是,由於日本水軍此時是小船密集逼近,使得鏈彈的準確率大大提高,這一輪鏈彈炮擊竟然有十四枚擊中敵艦。
京華的火炮優勢不僅僅是火炮本身,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則是火藥當量遠比同時期的對手們更強——換句話說,用了京華的火炮卻用不到京華自產的火藥,火炮性能其實是過剩的,也就是對方即便火藥滿裝,也打不出京華自家能打出的射程和威力。
這一輪命中的十四枚鏈彈當場打斷三艘日艦的桅杆,擊壞艦橋指揮艙室一座,剩下的基本就都是人員殺傷。目測至少打死了日本水兵七八十人,中彈的日軍關船、小早船上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極具視覺震撼性。
斷了桅杆的日艦自不待言,肯定是當場失去行動力。即便只是被打死了一些水兵的日艦,由於現場過於慘烈,嚇壞了周圍的其餘水兵,其前進速度也大幅降低,逼得它們身後的日艦隻能繞行,甚至還因此導致了兩起戰船相撞事故。
此時,明軍搶占風向的優勢開始發揮作用,他們開始斜斜地拉開距離,卻依舊能維持側弦齊射狀態。
見到這一幕,藤堂高虎下意識感到情況有些不妙,但日軍的指揮無法完全依靠旗語臨時調整,故而即便藤堂高虎有些擔心,但也很難立刻下令做出相應的改變了——何況他一時也想不出到底應該如何改變。
日本水軍的小船集群繼續往前逼近,明軍四艦一邊稍許轉向,一邊繼續保持側弦齊射。又是兩輪齊射之後,日軍小船的損失已經頗為不小,三十多艘關船、小早船失去或基本失去行動能力,水兵當場戰死兩百餘人,傷員更不可計。
唯一的好消息是,日本水軍小船集群離明軍四艦越來越近,已經只有一里多遠。即便按照剛才明軍開炮那短得令人懷疑的時間間隔來算,此時明軍在日軍完全抵近之前也最多只能打出兩輪齊射了。
在武士們的極力鼓動之下,日本水軍水兵們儘可能的克復恐懼,在勝利的感召下大吼著逼近已經能看清船上一個個人形的明軍四艦。原先吊在小船集群之後的安宅船、「唐樣大船」也開始加速逼近,準備參與最後的接舷掃蕩戰。
此時明軍果然再次齊射,不過發射的不再是鏈彈,而是換成了葡萄彈。
葡萄彈是一種陸海通用型的炮彈,其採用網兜將散彈裝捆成一束,很像是一串葡萄,故名葡萄彈。它的射程雖比不過實心彈,但是近距離發射一炮就可以瞬間撂倒幾十個敵兵,足以讓一個排的士兵潰散。
而海戰中,較近距離發射的葡萄彈因為很類似於霰彈的效果,則可以將敵方軍官和水兵大片撂倒,達到大規模斃敵甚至因此癱瘓敵艦的目的。
毫無疑問,逼近到約一里左右的日軍小船面對這樣的炮擊,又不得不付出大量人員傷亡。
由於關船和小早船本身結構強度就不高,加上也沒有所謂的「鐵甲」,甚至還有兩艘日艦被打得殘破不堪、大量進水。
雖然木質戰船不太容易被沒有爆炸點燃能力的炮彈擊沉,但這般景象也不得不讓看到這一幕的日軍水兵心驚膽戰,生怕撈了個落海餵鯊魚的下場。日軍氣勢隨之再次一窘。
此時,高利川終於下令掛出「有序後撤」的旗語,加大轉向力度斜向撤退。原本已經有些畏懼但因軍令所挾,不得不繼續進攻的日軍小船集群見狀,不由得紛紛精神一振。
原來明軍也是會怕的嘛,也是會調轉船頭開熘的嘛!這說明我軍悍不畏死的勇氣已經震懾了明軍!諸君努力,勝負在此一戰!
無論是武士還是尋常日軍水兵,此時都在腦海里冒出了這樣的話來,心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