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276章 伐元(廿六)箭來_頁2
少羊。這樣一來,他們平時既可以飲母羊奶,也可以吃公羊肉。
甚至因為前文提到過的蒙古軍習慣於在遠征中騎乘母馬之故,有時候還有馬奶可以作為補充。於是相對而言,土默特、鄂爾多斯聯軍的補給情況比明軍強十倍——不是說吃得好十倍,而是對補給線的依賴度低明軍十倍。
他們這一路十二萬大軍,實際上補給壓力全在麻貴所部的六萬人這邊。而現在的問題是圖們正在趕往歸化城的路上,一旦他趕在歸化派出運輸隊之前包圍了歸化城,那麼麻貴所部就很可能要在一個月後直接斷糧。
當然,麻貴也許能去把漢那吉處化緣一部分,但能拿到多少就不好說了。畢竟蒙古人的後勤體系雖然獨特,卻一貫是以自給自足著稱,如果讓他們臨時分一半出來,最終導致的結果肯定是大家都吃不飽。
唯一補給壓力反而減輕的,可能只有麻承恩率領的宣府、太原聯軍,因為他們的關外補給線是由開平衛[註:內遷後的開平衛鎮守於此]鎮守的獨石堡為始發點,在大軍西返之後,補給線的距離反而變短了。
咦,這麼一看似乎還漏了禁衛軍,不過這並不算漏。禁衛軍因為是「天下第一軍」,條件從成立時便是最好的,其挽馬保有量冠絕百萬明軍。
禁衛軍此行因為本是想著打埋伏的,所以一開始便帶上了大量的乾糧、醃製肉魚、醃製蔬菜等,所攜帶的食物補給正常來講能吃五個月,如果省著點甚至能吃半年。因此,禁衛軍這邊暫時來看問題不大——反正根本沒有額外的補給線。
如此綜合一看就知道高務實為什麼有此前那些兵力調動了:救援土默特是勢在必行的,因為歸化城哪怕被圍一段時間,都可能導致麻貴所部六萬人斷糧。
而此城倘若要是丟了,那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因為歸化城作為一個關鍵的補給存放點,不僅有糧食類的補給,甚至還有不少戰前秘密儲備的武器彈藥、盔甲馬具。
高務實嘴上和曹簠說他懷疑圖們打歸化城恐怕都只是虛張聲勢,這話本身並不假,但並不代表他認為圖們對拿下歸化沒有想法。
他這樣表述,只是從圖們的最終目的而言。在他看來,圖們此次玩了一個漂亮的金蟬脫殼而突然向西,是要做一件戰前大家都沒想到的事,甚至高務實自己都是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才恍然大悟。
然而,那件大事與擊破歸化城之間唯一的矛盾點只有一個:時間夠不夠。
如果圖們認為拿下歸化之後,明軍主力依舊不能及時回援,他依然可以在歸化大肆擄掠一番之後從容離去,那他就一定會堅持擊破歸化城。
反之,如果明軍回援極其迅速,讓圖們判斷出如果不離開就會被圍剿,或者至少會面臨與其中某一支明軍主力決戰,那麼他大概率就會放棄歸化,避戰而走。
因此高務實顧不得經略本部這一條補給線的巨大壓力,也必須立刻動身往土默特趕,就是為了給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逼迫其放棄歸化,直接進行他的「大計劃」。
當然,高務實所判斷出的「大計劃」並非曹簠此前懷疑的那樣,是什麼圖們帶兵趁明軍主力盡出而扣關襲擊京師。
這個可能性在高務實看來幾乎為零。
譚綸、戚繼光當年提議並主持操辦的空心敵台計劃,在原歷史上雖然被朝廷採納,但是數量削減很大。而這一世,雖然一開始空心敵台的數量也削減了不少,但仍比原歷史上多了將近四成。
後來高務實執掌戶部,又開始繼續增設空心敵台,並按照棱堡設計的主要原則對空心敵台進行小幅度調整,主要是敵台對外射擊角度調整為交叉火力。最終僅薊鎮所屬約三千里防區就建成空心敵台2000餘座,宣大三鎮建成1700餘座,甚至機動兵力最為充裕的遼東也建成了1100餘座。
[註:空心敵台並不大,所以數量看起來才很龐大。而空心敵台從密度而言也不是平均分布,關鍵地區的密度很高,非關鍵地區則比較稀鬆。如密度最高段為古北口-鴿子洞段,全長僅十一里多,卻有空心敵台37座,可以視為「密集碉堡線」。]
可以說,按照大明當下的防禦體系而言,察哈爾那六萬大軍想要再如俺答汗在嘉靖中後期那樣,輕易殺入關內燒殺搶掠,除非是有明軍高級守將投敵,否則已經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