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276章 伐元(五七)真相浮現_頁2
啊!你高某人自斷臂膀,我心學派還不得樂出花來?至於誰折本那就不必說了。
第二重要的是麻承恩不死對將來可有好處?這一點幾乎也是肯定的。回顧一下麻承恩的晉升之路就可以發現,他之所以年紀輕輕就做到宣府總兵,最重要的戰功都是跟著高務實打出來的,而升任宣府總兵更有高務實從中推動之力。
按照大明官場的習慣,麻承恩腦門上的高字可謂耀眼奪目,他除非想被全天下人戳脊梁骨,否則這輩子都不大可能做出背叛高務實的事來。
關於這一點,參考原歷史上袁崇煥被崇禎殺了之後,祖大壽竟敢直接帶兵走人就可窺見一斑——當時袁崇煥和祖大壽的關係就和此時高務實與麻家將的關係類似。祖大壽當時很清楚崇禎不會對他如何,但他依然二話不說直接帶兵走人,原因就是順從時代習慣:對皇帝忠不忠是小,對恩堂忠不忠是大。
後世之人對這種思維可能難以理解,其實這種情況是有文化基礎的。你看孔子就明確支持「親親相隱」,他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意思是家裡人犯了罪,你是應該給他隱瞞不報的,因為這是一種最真摯也最基本的人性——孔子可沒說要「存天理,滅人慾」。
這種思想逐漸發酵,就形成了很有中國特色的宗法制度,繼而又形成了層層效忠的思維。到了大明時代,隨著官場上師生關係和軍隊中的家丁制度等盛行,便發展出了文官「恩相」、「恩堂」大於皇帝,家主之命大於聖旨軍令等奇特現象。
總而言之,保麻承恩不死,幾乎就意味著今後數十年麻家將基本都會聽命於高務實。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麻承恩該不該死?這其實是一個很有彈性的問題,如果要嚴格的從執行軍令的角度來說,那可能是該死的,畢竟他接到的最後一道軍令就是去堵口。
然而,這件事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那就是在這道命令之前,高務實很早就有另一道命令,即讓各部注意搜尋察哈爾部落究竟流竄到哪兒去了。
這道命令自從下達從未收回,那也就是說麻承恩肩上一直背負著搜尋察哈爾部落的責任。既然如此,他發現察哈爾部落而立刻追過去堵截,本身也是在執行高務實的軍令。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因此導致了其他失誤、失利,也只能說他對兩個任務的取捨選擇出現了誤判,而不能說是違背軍令。
既然如此,那就至少不應該是死罪。同時再考慮到麻承恩戰時的表現不僅勇猛無畏,而且也算是明智,那就更能抵消部分不利影響,因此要保他也就有了說辭。
這三個問題想明白,現在高務實就要考慮具體的處理辦法了。如果不是要當場治罪,理論上高務實這個經略就不能擅自決定,他的職權只是向朝廷報告情況並提出建議,決斷權在於兵部、內閣、皇帝,當然這其中皇帝是最終決斷者。
既然高務實要保麻承恩,那就乾脆幫人幫到底,想必以麻貴的智慧不會看不懂其中的玄妙。因此,高務實決定自己出面幫麻承恩把戰略上失誤的鍋給背了——畢竟這口鍋給麻承恩背著是殺身之禍,但給他高某人背著卻沒什麼大不了。
戰場之上永遠不缺意外,他高務實此前先有命令要求各部搜尋察哈爾部落遷徙,這是有足夠理由要做的事。至於最後事情那樣碰巧,這……基本上屬於意外,就算心學派想找茬,實學派也有理由推脫。
再加上此刻高務實有歸化大捷和閃電湖大捷兩場大勝托底,此次伐元之戰從總體上而言已經大獲全勝,接下去無非是繼續追剿圖們和阿巴岱賽音汗兩部,朝廷方面不太可能揪著一處小失誤無限放大。
主意打定,高務實向曹恪交待了一番,讓他去給自己代筆草擬疏文,自己則動筆寫下親筆信回復麻承恩。在這封親筆信里,高務實根本沒提如何處置麻承恩,但也同樣沒提功勞,只是對他英勇作戰表示了肯定,同時告誡他好好休養,不要仗著年輕且身體好就不當回事等等。
這封信說起來挺有意思,信中高務實的口吻不僅是關懷,而且是典型的長輩關懷晚輩模式。如果想想他倆的年紀其實差不多,這感覺似乎有些奇怪,但偏偏高務實很早就是和麻貴平輩論交的,用對待晚輩的態度對待麻承恩便又理所當然。
這些事處理完,已經到了深夜。高務實這段時間一直帶著騎兵趕路,只在閃電湖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