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050章 擔當_頁2
其重要的事情他都會不親自出面,實在不行就派代表。比如今天也有他的代表到場,就是高務實很熟悉的徐希臯——他是徐文璧的長孫。不過因為他既沒有襲爵,也沒有正式職務,因此只能敬陪末席。
閒話說完,高務實環顧眾勛貴一眼,問道:「行了,有什麼麻煩,說來聽聽吧。」
嗯,談事直入正題,這很高務實。
不過在座諸位和高務實都是老熟人了,這個風格他們很熟悉,因此倒也不覺得彆扭。
幾個人對視一眼,還是由朱應楨作為代表開口:「是這樣,生產建設兵團本來已經漸漸上了路,但眼下有個麻煩事……求真,你知道皇上的壽宮位置已經定下來了吧?」
「知道,怎麼了?」高務實有些不明所以。
皇帝提早修壽宮是正常事,尤其朱翊鈞經歷過他父皇穆宗駕崩之後居然一時沒地方下葬的窘況,所以他的壽宮修得很早,好像是二十歲那年就開始計劃了。現在拖了這麼久才要開工,已經是因為連續大戰的原因。現在好容易暫時不打仗了,這事立刻就被朝臣們提上了日程——朝臣也覺得像穆宗那樣的情況不太好,當臣子的臉上也掛不住。
而且說起來,當時穆宗還多虧了他父皇嘉靖帝曾經給自己父親興獻帝在天壽山修過一處壽宮,而最終又沒有把興獻帝的墓從湖北遷過來,因此這壽宮一直空著。後來穆宗駕崩,朝廷沒人敢亂出主意,新修一座壽宮在時間上又來不及,最後還是高拱一錘定音——就拿這座壽宮用了。
於是,孫兒就住進了原本爸爸給爺爺準備的壽宮。
這……只怕也就高拱敢拍這個板,畢竟在大明這個極講祖制的朝廷里,可沒幾個重臣敢說要「更法以趨時」。
朱應楨幹咳一聲,略微有些支支吾吾地道:「這個,按理說,皇上修壽宮這樣的事,京營出些力是理所應當的。不過求真你曾經在生產建設兵團在建立之時說過,今後不能總讓朝廷白白使喚這些人,該發的銀子總是要發的,要不然這生產建設兵團和過去的京營有什麼兩樣……」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朱應楨這麼一提,高務實就猜到是什麼事了。肯定是皇帝修壽宮需要用人,而工部方面就直接按照過去的「傳統」下了調令過來,徵調京營的匠人去修壽宮。
有人或許要問:工部又不是兵部,它憑什麼調京營的人做事?
這個情況如要展開來說,那是比較複雜的,但可以簡單一點說。大概就是此前的京營因為反正也沒什麼地位,經常性被朝廷調去干工程,各種各樣的雜活都有,高端的如修帝陵,低端的如掏糞坑,重要的如修城牆,次要的如鋪馬路,反正京營啥玩意都幹過。
但幹過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有兩點很慘。
一開始要調動他們,工部首先需要請示皇帝,然後由皇帝下令給兵部,兵部出具調令,五軍都督府才會調兵做事。後來可能是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比如疏通京城的下水道這種也要請示皇帝,皇帝當然也覺得煩,於是慢慢的這些流程就被簡化了,直接由工部下令就行,而且逐漸形成了默認規則。
第二點則是,工部讓京營去干工程,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開工錢的。因為按照大家的理解,你京營本來就有軍餉,現在閒著也是閒著,去做工程本身也是朝廷給你的任務,你憑什麼還要另外拿一筆銀子?
這就讓京營很倒霉了,因為朝廷雖然給京營發餉銀,這是沒錯,但那個餉銀里大部分不是屬於「薪酬」這個性質,理論上都是以換裝、養護軍械、維護軍營設施等為主。至於真正薪酬性質的軍餉嘛,其實很少很少,原因是京營本來就有大量的土地在冊,這些土地就是按照朱元璋當年的構想,用於養兵的。
至於這些土地現在到底是在養兵還是養勛貴,乃至於養那一大批世襲軍官,不好意思,朝廷可不問這個……
於是每每京營被調去開大工,倒霉的都是底下的人。他們不僅多半時候拿不到工錢,甚至還要自帶乾糧去做工,只有偶爾工程量實在過於繁重,亦或者交付工程的時間非常緊張需要輪班倒的時候,朝廷才會「酌情」給一點工錢作為補貼——這個酌情,如果有市面上正常工錢的一半,那京營的人就可以燒高香慶祝了。
但是這個局面在高務實新設了生產建設兵團之後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