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七章淮海省(求月票)_頁2
更新:09-20 21:32 作者:飛天纜車 分類:軍事小說
由於標點符號的應用,免得皇帝自己進行斷句,讀起來很是暢快。
「田熙,徐州人氏,刑部侍郎……」
其文以為當年劉邦崛起,與項羽爭天下為起,論淮海這一片地域,千里無垠,莽蕩平原。
一方面『控淮海之襟喉,兼戰守之形便,殖原陸之物產,富士馬之資材』,可以自成局面;一方面『俗儉民僿,強而無教,犯法殺人,盜劫亡命,梟桀之徒,前駢死而後鍾起者,大都以徐為稱首。』久為朝廷的隱患,而『將欲因時制宜,變散地為要害,莫如建徐州為行省。』
這個省的轄區,田熙有明確的指陳:
以徐州為眾星之月,東到海州,西至商邱,南起泗州,北迄沂水,包括蘇、皖、魯、豫四省交會之區的四十五州縣。
即漢末古徐州之地。
此省新建,有兩便四要。
二便,一是為了照顧漕運總督裁撤以來的兵戶,從而更好的協調運河,疏通淮河、黃河之利。
二便,則是此地民風彪悍,自古就是豪傑之地,削皖、蘇之力,撫其地之民。
四要,則是治學、治河、修渠、通商。
似乎此地一設省,就能擺脫以往的貧困,不再成為窪地。
朱誼汐付之一笑,這是典型的書生之見。
山東,江蘇,安徽,河南,這四地的那個割地設省,不知道有多少分歧,麻煩,既得利益群體很難滿意。
而且,在民間有鄉土之情,唐突地建省,必然會導致許多的逆反心理,惹人不痛快。
同時新設一省,也要增加大量官僚,對於財政的壓力很大。
朱誼汐又看向了票擬。
其言語:「徐州在江蘇,地居最北,若於平地創建軍府,既多繁費,所分割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十餘州縣,亦涉紛更。今昔形勢,遷變無常,漢末迄唐,淮徐代為重鎮;宋及金元之際,徐已降為散州。至前明以來,則重淮安,歷為前代漕督所在,徐州式微矣。」
「蘇淮若分兩省,則要政首在定界。自古經劃疆里,必因山川阨塞,以資控制,設險守國,蓋在無事之時,朔自蘇皖分省,亦非復舊時形勝,而蘇省跨江,尚有徐淮得力,據上游之勢。今劃江而治,江蘇僅存四府一州,地勢全失,幾不能自存一省,較唐之江南道,統州四十二,宋之江南路,統州十四,亦復懸殊。」
「故而,徐州之地日衰,朝廷自不必添移一官,加籌一餉,行省已建,建置合宜,名實相符,不必畫蛇添足爾。」
「准——」
朱誼汐直接拿起硃筆,畫了一個圈,表示贊同其意見。
徐州想要當老大,著實野心太大了。
其實還有一點沒有言明。
蘇北之地較為貧瘠,基本上整個江蘇是蘇南帶起來的,等於是富人帶了個窮兄弟。
這樣一來,自然就是被拖累了。
這也是當初劃省,直接縱向的切一刀,而非沿著長江橫切的原因。
不能讓地方太富,太團結,從而威脅到中央集權,不利於治理。
奏疏被打回,皇帝也就沒理會了。
但此事卻被京城的四省官吏知曉,一時間奔走相告,甚是氣憤。
在外時,世人以省籍而交,再之則府,然後為縣。
關係遠近則是如此,範圍越小,關係就越近。
自家的省被拆分,等於是毀了政治資源,欺辱其對家鄉的情感,誰能不怒?
甚至家鄉在這一片地域的士子們,也紛紛不贊同,憤慨不已。
這些地方本來就是窮困之地,如果周被圈禁在一起,那豈不是與一群窮人相為伍?
對於他們的發展前途影響甚大。
要知道,鄉黨在官場上可是具有莫大的作用的。
田熙遭受到了普遍指責,不得不告病封門,免受爭議。
這一場風波,也就此而無。
淮海設省之事,還未開始就已經夭折了。
而冬至大朝也就開始了。
皇帝早早起床,先到奉先殿拈香祝禱,隨後起駕乾清宮,宴請群臣。
看看九龍口下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