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二十九章缺人_頁2
更新:09-20 21:31 作者:飛天纜車 分類:軍事小說
津久成立馬就沒了笑容。
見此,他只能掏出幾張銀票,進行一番賄賂。
管事這才松下臉:「台灣府的糖寮雖然不多,但我聽說在呂宋,卻有許多的白糖。」
「我家也派人去了呂宋,收購了不少的糖寮,甘蔗地,您可以去瞅瞅,定然能買些回來——」
說著,開出了書信,也算是門路了。
島津久成又去了一趟呂宋。
呂宋總督府設立下,來往的商賈明顯增多,雖然台灣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呂宋的功能,但呂宋的價值確實難以估量。
忙活了一通後,走完這一趟船,島津久成再次賺了一千塊,名聲在長崎流傳開來。
而這時候,他在琉球府落籍的消息,立馬在親朋好友之間流傳開來。
大量的落魄武士們,懷才不遇者,紛紛表示羨慕,然後千方百計地去往琉球府定居落籍。
短時間內,琉球府驟增三百餘戶,一時間喜不自勝。
這些人要麼飽讀漢學,要麼有一技之長,對於琉球府來說是極大的好處。
要知道在琉球,攏共都沒萬戶,增了上千人,這絕對是政績了。
至於島津久成,則改名為島久成,帶著跑船賺到了錢,去往福州求學,準備來年考取秀才。
顯然,琉球府這一漏洞,已然被日本武士們抓住,成為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科舉,不論家庭血脈,只論學問的做官方法,對於日本武士們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就連許多在長崎做生意的朝鮮商人也慕名而來,他們紛紛將戶籍落在琉球府,以期改變子女的命運。
畢竟眾所周知,朝鮮雖然也有科舉,但只有兩班貴族們才有權利去應考,是大貴族的遊戲,商人們根本就沒資格。
此時的琉球島,對於日、朝兩國來說,就像是後世的免稅島國,擁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朱誼汐當然不知道自己曾經埋下的伏筆,已經開始起作用,並且是超乎尋常的作用。
中秋後,小麥漸漸成熟,整個北中國陷入到了麥黃之中。
一切都要為秋收讓步。
幸運的是,在紹武十年,北方各省中罕有災害,即使是在陝西,也是個平年,這對於多災多難的北方百姓來說,是莫大的幸運。
同時,一份數據也到了皇帝手中:
「陝西、陝西、綏遠、河北四省,種植番薯的面積,已經超過了十萬頃……」
尤其是在缺水缺地的陝北地區,太行山區,番薯受到了廣大的歡迎,百姓們樂於在一些坡地、荒地種下番薯。
這些在以往一無所獲的土地上,能夠獲得數百斤的糧食果腹,這對於百姓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
同時,番薯的吃法,也大為普及。
番薯粉,薯干,烤番薯,番薯片等,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
當然了,對於百姓們來說,讓他們具有積極性的原因,還是朝廷稅收政策的傾斜:
十斤薯粉,抵一斤糧。
這也是他們種植番薯的初衷。
能夠抵稅,這已經是極大的動力了。
如此一來,短短數年時間,番薯就風靡整個北方,甚至蔓延到整個中原,南方。
與此同時,在這些貧瘠的省份,隨著番薯的普及,造反暴動的亂民也越來越少了。
陝西省呈報,在紹武十年,百人以上的暴亂,已經降到了十起以下,相較於往年,這是極大的進步。
從這也可以在側面證明番薯的作用。
百姓們填飽了肚子,自然就沒多少人造反。
這時就有人說了,不是輕徭薄賦嗎?怎麼還會有人造反?
說到這,這不得不提到民間許多百姓的愚昧,以及迫不得已了。
朝廷大政方針沒問題,但架不住百姓們容易被忽悠,迷信等措施讓他們造反。
而且,官場上有一項政策,無論百姓們是何原因起了暴亂,都算作是造反。
如,某些官員貪贓枉法,逼得一些村民殺了其家,這是造反;某些士紳過分剝削,欺壓百姓,引起了暴動,這也是造反。
而官僚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