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第七十七章為遼國擔心的雲崢_頁2
越多,人家的實力將來就越大,所以我們以後不能再把遼人向中京道驅趕了,不論趕過去多少,都會被西夏人弄去西北方的。
呵呵,宋遼之戰沒有三五年結束不了,人家正好趁這個機會收編人手,最後趁我們和遼國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好收漁翁之利。
因此,趙旉的騎兵這時候就該啟程了,不是向東進攻,而是向中京道進發,阻斷西京道和中京道的聯繫,同事威逼中京道的遼人向上京道遷移,寧願便宜耶律信也不能便宜了沒藏訛龐。」
趙旉知道此事體大,也不推辭,拱手之後從雲崢這裡拿到了調兵的軍令,而後就匆匆的出門準備去了
兩萬大軍想要快速的出動,最少需要準備三天時間,尤其是騎兵,輜重猶多,雲崢其實很是佩服那些遼人和西夏人,他們只需要帶上隨軍的牧群就可以勞師遠征了。
不論**都可以找牧群來供應。一路過去,吃點牛羊肉,吃點奶酪,喝點馬奶,就成,至於找零食的時候飛禽走獸全部倒霉,過份的時候連地里的蟲子都不放過……,能打仗,能送死,還不太管他們的吃喝,不用管什麼撫恤,只要給點破爛戰利品他們就非常的開心,這樣的部下雲崢也很想要。
行軍四千餘里,還要翻越高山,跨過大漠,沒藏訛龐這一次的賭注下的很大。
以前的時候雲崢就懷疑,走了這麼遠的路之後他麾下的將士到底還能有多少戰力?更何況耶律信並非是什麼昏聵的人物,他可以心胸狹窄到不理睬遼國的邊患,在達尕海子的事情上,耶律信絕對不會含糊的,甚至來說,為了達尕海子他送命都不是什麼問題。
這樣的情形下,沒藏訛龐為何還要執著的進兵?現在終於想通了,這傢伙根本就沒有想著和耶律信打仗,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中京道羈留的遼國百姓。
此時的中京道不但人多,牲畜也一定非常的多,但是軍隊卻很少,這是最好的偷襲時刻,當所有人把目光盯在耶律信身上的時候,他會在中京道和上京道之間的邊塞上轉一個彎,派出大量的騎兵將中京道包圍的嚴嚴實實,然後就會有擒生軍這種習慣性擄掠人口的軍隊分成無數的小隊漁網一樣的把中京道撈一遍。
當耶律洪基還沉浸在坐山觀虎鬥的美夢中時,沒藏訛龐已經帶著大批的遼國百姓回到了羅布泊……
這是一個把所有人都戲耍了一遍的軍略!
雲崢算是目前醒悟最快的一個人,但是現在已經晚了,破西京的時候,西京遼人的撤退工作就已經完成了,狄青攻桑乾河的時候宋遼邊境的百姓也已經撤退完畢了,勃勃在渤海打家劫舍的時候東海的遼人也已經撤退完畢了,而他們撤退的目標都是遼國中京!
雲崢不去想耶律洪基知道這個念頭之後到底是一個什麼心態,反正他自己已經有一股極其濃重的羞恥感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重新校正了一下軍隊的前進方向之後,雲崢就給遼皇寫了一封長信,仔細的闡述了一下自己對於沒藏訛龐一行的看法,這封信寫的情真意切,不但從戰略層面講述了沒藏訛龐此行會對遼國造成什麼樣的傷害,還從戰術層面向遼皇進言,如何做才能把沒藏訛龐對大遼的傷害減少到最小。
至於自己正帶著大軍侵略遼國這件事,自然是春秋筆法一筆帶過,說的好像是疥癬之疾一樣……
信箋寫好之後當然要找陳琳瞅瞅,要不然會被人家誤解成自己準備投降了。
陳琳的見識和眼光不足,當然會找文彥博和王安石蘇洵一起來參詳一下,因此,五個人又坐在一起討論這封信的命運。
「如果雲侯不是正在率兵入侵遼國的話,這份奏摺完全可以當做大宋和大遼一家親的有力佐證!」
文彥博看完信之後就毫不猶豫的在這封信上面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大宋和大遼之間的恩怨根本就無法說清楚,藕斷絲連的讓人非常惱火,有時候國朝做事實在是讓人想不通,明明是敵對之國,每年的歲賦陛下卻沒有少交一點。
除了前些年被雲侯劫走了一部分之外,大宋和大遼堪稱信義往來不絕,兩國國君的生辰綱堪稱天下典範。」
都是聰明人,王安石也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名字簽署在上面,陳琳是宦官,他的名字還沒有資格上這封信,但是他非常小心的將這封信重新抄了一式三份,然後請雲崢,文彥博,王安石在上面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