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殺人的智慧不是智慧_頁2
苦盡數化作東流水。
大將軍的蓋世功業下全是累累的白骨,那些婦人的眼淚恐怕要流淌成河,在這樣的情形下,大將軍還要為自己殺人的惡事大肆的慶祝,人心何在?」
蘇洵驚訝的道:「難道先生從未參加過遼國的慶功大典?你遼國的悍將可以誇耀功績,難道我大宋將軍就不能這麼做?」
奚谷潵人半眯著發紅的眼睛對蘇洵的話嗤之以鼻。
王安石苦笑道:「明道兄還真的沒有參加過任何大勝之後的慶典,即便是遼皇慶祝平復東海女真叛亂的慶典他都沒有去,遼皇遣人問他何故不去參加大典,還是不是大遼的臣民。
明道兄回答道,他先是一個人而後才是大遼的臣民,殺人者的慶典他避之不及,更加不忍心在酒宴上品嘗敵人的頭顱製作的盛宴,更不願意喝下帶著血腥味的美酒,以後這樣的宴會不用找他作伐。
明道兄不去參加國君的酒宴,無論如何他都會抽出時間去參加年輕人的婚禮,會去給新生的幼兒祝福,會去給耄耋老人祝酒,會在豐收的酒會上歌舞,賦詩每每酩酊大醉而歸……」
聽王安石這麼說,雲崢本來打算發怒的,立刻就把脾氣收回來了,和奚谷潵人這種知行合一的傢伙計較的話只會把自己活活氣死,暴虐的耶律洪基都拿他沒法子,自己這種多少還講些道理的人就不要輕易地得罪他算了。
宋遼兩國之間平和的時間遠比戰爭狀態的時間長,因此,宋遼兩國的國君在很多時候更像是親戚,雖然大部分時間裡宋國國君都是晚輩,兩國國君之間相互贈送禮物,多少還算是有情義。
因此宋遼兩國的士子只要不是在戰爭期間,他們可以自由的通過邊境相互探討學習,甚至一些遼國的典史官更是常年留在大宋翻閱那些遼國根本就沒有的經典。
一來二去的兩國的士子在同一位老師孔子的教導之下,相互之間很有共同語言,這樣就導致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一個在遼國以文名著世的傢伙往往在大宋個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那些文人墨客在各自的書信之中無所不談,上自國家大事,下到人情百態無所不包,他們卻把這樣的事情認為是相互之間在交流學問,至於保密原則這回事,他們更加相信個人的操守。
以前的時候雲崢就認為大宋的保密根本就一個笑話,否則他不會專門寫信去嘲笑曾公亮。
一個習慣性把自己昨晚寫的一首詩寄送給遼國文人的傢伙,根本就不能指望他會保守國家秘密。
奚谷潵人或許真的是一個純粹的人,他的純粹就在於他一直在恪守聖人的教誨,而且在堅定不移的沿著聖人指定的道路前進,這種人在大宋都不多,更不要說遼國了。
雲崢笑著朝奚谷潵人舉舉自己的就被額首示意一下,本來想表達一下對他的尊敬,一個能夠把西京城裡近兩千婦孺全部認作妻妾子女的老傢伙,就算是嘴臭了一些,一樣值得人尊敬。
誰料想奚谷潵人卻趁機端著酒杯走了過來,瞅著雲崢的眼睛道:「老夫請雲侯看在人命不可輕傷的份上,放過這些婦孺。」
雲崢笑道:「他們都已經成了老先生的家眷,雲某如何還敢傷害她們,老先生說笑了。」
奚谷潵人搖搖頭道:「背信棄義,不守信,在儒家眼中乃是原罪,但是在雲侯這樣的兵家眼中卻不算的什麼。
老夫雖然鄙陋卻也讀過幾本兵書,三十六計中其中就有八條計謀是教人不可遵守信約的,你們兵家不以此為恥反倒以此為榮,因此老夫不得不再次確認一下雲侯不會將這些計謀用在這些婦孺的身上。
事實上這些婦孺也經不起雲侯在她們身上多動心思,假如雲侯認為自己在西京建立的功勳還不夠偉岸的話,不妨將老夫的人頭拿去請功,畢竟老夫一人的身份就足矣抵償那些無用的婦人孺子。」
雲崢笑道:「聲東擊西,假痴不癲,李代桃僵,借刀殺人,欲擒故縱,假途伐虢,趁火打劫,樹上開花這些計謀確實少了一些信義,不過,兩軍交戰相互不用其極的謀算在兵家眼中眼中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老先生總不會認為,我們必須在任何時候都要講求信義吧?
對雲某來說,忠於自己的族類,就是最大的忠誠,余者,都是人言而已,有何懼怕之?」(未完待續)
ps:第一章,昨天酒喝高了,還以為自己有斗酒詩百篇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