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第四十五章 共天下的條件_頁2
一個男人撐腰,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事不關我們家的事情,我們閉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不過趁著現在別人都高看咱家一眼,是不是先把金子運去登州?」
陸輕盈道:「這也是個法子,侯家倒了,現在沒人盯著咱們家,走笑林的路子把金銀運走,漕船現在沿著濟水通到水泊梁山,只要金銀到了那裡,咱們就有一千種辦法運到登州去。
你明天就去找花娘,問她成不成?」
葛秋煙鄭重的點點頭,和陸輕盈一起起身去前廳偷聽雲霆大少爺第一次是如何招待客人的。
趙禎半靠在枕頭上聽自己兒子講述如何將侯之坦一族從東京城除名的,他聽得很仔細,不止一遍的要求兒子把話說清楚,模糊的地方還要再三的推敲一番,龐籍就坐在太子的身邊閉目養神,今日,皇帝需要這位老臣為自己的兒子解惑,一些高深的東西鄒同還沒法子理解。
鄒同從字典里翻出殺一儆百四個字,一會又翻出過猶不及四個字,龐籍見鄒同一臉的迷茫,咳嗽一聲給太子解說道:「殺一儆百者出自《漢書.尹翁歸傳》。
說的是西漢時期,河東有一個太守田延年,在巡視霍光的家鄉平陽發現市場吏尹翁歸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奏請皇上任命他為東海太守。東海是一個強盜橫行的地方,尹翁歸決定採取殺一儆百的辦法,處決豪強許仲孫,於是東海變得安定起來。
至於過猶不及語出《論語.先進》,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
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陛下既然將這兩個典故連在一起來說,恐怕是在擔心太子殿下的殺一儆百過於嚴厲了,以至於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侯之坦屍位其上已經十餘年了,太子殿下一舉除之算是大快民心,同時也向別的屍位其上的勛貴發出了一個明顯的主張,那就是太子殿下不能容忍屍位其上的無能庸官。」
龐籍把話說到這裡的時候從鄒同那裡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之後繼續道:「如果太子殿下只是除了侯之坦的官爵,棄為平民而不收回他的家產,這樣做的話一定會讓別的庸官只會感到畏懼,而不起反抗之心。
如今太子殿下降下雷霆之怒,不但奪爵,而且奪財,日此一來,陛下擔心那些庸官們就會惶惶不可終日,最後為了保住家財會反戈一擊,這對太子殿下來說並非是一個好的結局。」
龐籍的一番話說得趙旭滿頭大汗,趙禎寵溺的看看兒子,又重新把目光盯在鄒同的身上。
鄒同連忙又翻出幾個字,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皇權的訣竅在於威嚴。
龐籍張嘴道:「陛下說的是漢高祖時期舊事,梁王彭越被漢高祖廢為庶人削職流放蜀地。
途中遇皇后呂雉,彭越哭訴自己無罪,呂雉答應為他說情,將其帶回咸陽。
她卻對劉邦說:「你把彭越放走,等於放虎歸山。」劉邦遂將其處死,殺掉並剁成肉醬分賜與其他諸侯王。
陛下的意思是皇權至高無上,無論怎麼做都是對的,但是要把事情做得沒有任何後患才行。
殿下廢黜了侯坦之,收回了他的財富,那麼就該連他的性命也拿走,大宋的勛貴同氣連枝,一個對殿下充滿憤怒的人,不能輕易地讓他離開,這就是陛下想對你說的話!」
龐籍費力的說完之後,就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大宋真正開始誅殺大臣將由侯坦之開始了,綿延了將近百年的不殺士大夫的規矩將從此蕩然無存了。
趙旭腦袋上的汗水涔涔而落,讓一個十一歲的少年去決定百十口人的生死哪怕他是太子,這個時候也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趙禎饒有興趣的瞅著自己的兒子,見兒子遲遲不作出決定,未免有些失望,就在他準備把目光轉向鄒同,打算親自下這道命令的時候,卻聽自己的兒子咬著牙道:「父皇,孩兒不是不敢殺侯坦之一家,而是因為覺得根本就無此必要。
孩兒這些年讀父皇的起居注多少有些心得,其中給孩兒印象最深的就是父皇的仁慈!
我大宋就因為有了父皇的仁慈,才有如今國運昌隆的局面,就因為有了父皇的仁慈,無數的驕兵悍將才會甘心效命,天下百姓才會發自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