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國舅 第三百三十六章 火器技術
更新:05-19 08:34 作者:吃貨大聯盟 分類:科幻小說
國之重器,自然是不能輕易示人的。朱玉平也知道,大宋朝有著如今的戰鬥力,在四海九州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靠著的,只是手裡的火器。
火器在手,使得外敵不敢窺伺。金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個燧發槍,實在是領先這個時代數百年的神器。若是掌握在了敵人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而鐵匠李,則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仿造出來的人。他若是逃到金國,給金國皇帝完顏晟獻上燧發槍構造圖,對於大宋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了。
金國皇帝完顏晟也算得上是個雄主,尤其是手下更是猛將如雲。聽說一個後起之秀的將領,叫什麼完顏宗弼的。
完顏宗弼早年從都統杲追襲遼天祚帝於鴛鴦濼,又跟隨完顏宗望攻打宋朝。完顏宗望去世,成為宗輔副帥。
這個完顏宗弼是誰呢,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兀朮。
金兀朮為人奸猾,詭計多端。他知道大宋軍事羸弱,也知道大宋的火器犀利。
不過,火器總是有著它的弱點的。此次金兵敢再次襲擾邊關,很大的原因就是這個金兀朮。
因為金兀朮發現,火器也不是那麼的所向無敵。金國,他們發明了一種武器,可以一定範圍內抵擋火器的進攻。
那就是滕盾,金兵的軍隊中,有一種滕盾。即便是燧發槍, 在一定距離都無法將其射穿。
只是這種滕盾的製作,極其的繁瑣。
首先,需要取自長白山一種特製的樹藤。這種樹藤極為的柔軟,卻韌性極強。
然後,就是把這個樹藤經過九蒸九曬。再陰乾三年,三年後,再用來編織滕盾。
滕盾是由三層編織而成,這東西需要經過上百道工序的製作。
製作出來的滕盾質地堅硬,重量卻很輕。士兵拿著它衝鋒,幾可刀槍不入。
此外,金兀朮還發現宋軍火器的短板。那就是,朱玉平所研製出來的黑火藥,只能用於守城戰。
騎兵,尤其是遊騎兵在塞外作戰。金兵,依舊是占據了機動性的優勢。而宋軍,只敢固城待援。
再加上,金國得知朱玉平成了朝廷欽犯。皇帝趙桓多疑猜忌,沒有了小國舅朱玉平。大宋朝的威脅,就不復存在。
金國的百姓,遭遇了幾十年罕見的雪災。同時,各個部落之間也是衝突不斷。
國內矛盾的加劇,使得金國皇帝完顏晟,急需對外發動一場戰爭。
金兀朮完顏宗弼早年從都統杲追襲遼天祚帝於鴛鴦濼,又跟隨完顏宗望攻打宋朝。他曾任金朝的宗輔副帥、右副元帥、都元帥等職務,所到之處皆取得勝利。他在戰場上表現出超凡的勇猛和智慧,如在與遼天祚帝的戰鬥中,他初次參戰就獨殺八人,生擒五人,顯示出了他的戰鬥能力。
拋開對於人物的評價不談,這個金兀朮確實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將領。奈何既生瑜何生亮,金兀朮最為懼怕的,還是岳飛。
朱玉平為什麼沒有讓火器監大肆鑄造燧發槍,主要是製作燧發槍,以目前大宋的技術能力,還是不成熟的。
別的不說,就拿冶鐵業來說。大宋朝的冶鐵業雖然經過了長足的發展,可畢竟還是不如明朝時期發達。
想製作燧發槍,必須有上好的精鐵。否則就如同鐵匠李那般,即便是造出了燧發槍,由於槍管不夠光滑,導致彈丸發射的初始速度受到影響,從而降低了射擊的準確度。槍管的光滑度對準確度的影響極大,因此這個問題在火器製造中尤為突出。
大宋朝的鐵器質量差:這主要是由於缺乏優質的鋼材和落後的鑽孔技術造成的。工匠們使用皮條拉動槍管轉動,下部鑽頭保持不動,通過反覆轉動來成型。然而,這種鑽孔方式使得槍管的口徑和壁厚難以保持一致,進一步影響了火器的射擊精度和穩定性。
手工製作的火槍,由於槍管生產方式導致的口徑不一,使得無法批量生產壓縮好的火藥塊。不同的口徑需要生產不同的火藥,這導致無法直接填裝,從而降低了火器的發射頻率。此外,每開完一槍後,需要等待銃筒或槍口冷卻後才能繼續填入火藥或彈子,這也限制了火器的發射頻率。
就如朱玉平手裡的兩把燧發槍,由於槍身短小,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