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紈絝 第28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_頁2
更新:08-13 15:28 作者:樣樣稀鬆 分類:軍事小說
麼道理。
還有曹沖稱象的故事,世人皆讚嘆曹沖的聰慧,卻沒有象阿基米德那樣在浴池中靈感爆發,發明浮力定律。
為什麼西方人格球、格水,能總結出自由落體和浮力定律,王陽明格竹就只能格到吐血呢?
其實,這主要是格物致知只講究觀察,是為了創造出知識再來影響自己觀察的結果;西方則不同,講究實驗,講究分析,更接近於實驗科學主義。
既然格物和物理不能混而一談,有沒有其他的物理專著來闡述原理,使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脫離經驗主義呢?
在徐齊霖看來,還真是沒有。儘管中國古代的物理學有著相當的成就,但發展不能持續,甚至有很多失傳的。
說得通俗一點,古人對槓桿、輪軸的原理的運用已經非常地熟練,有些儀器更採用了比較複雜的齒輪結構,但卻沒有對其中原理的說明,沒有形成書面和數字化的理論和數據。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便是缺失了這重要一環,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因為阻礙而停滯不前,甚至是失傳。
比如墨子對光學是進行了系統研究的,可惜這種學問,因為沒有傳授而斷絕;關於力學的器物,基本上也沒傳下來,只好在後世用想像去揣度。
而現在,徐齊霖覺得鋪墊已經完成,可以再進一步,推動科技的發展,至少讓工匠們有理論和依據進行發明創造。
所謂的鋪墊,自然是《初等數學》、《幾何形學》和《自然常識》這三本書的印刷發行。
既然主要是給匠人們看的學的,徐齊霖依舊採用了比較白話文的寫作方式,還有一些圖示加以說明。
白話文不夠文雅,但表述清楚。否則,象古書上所記的「均懸輕重而發不均也,均其絕者莫絕」,你能知道是講述的重心的原理?
再比如「風之過河也有損焉」,你既可以理解為風與水面的摩擦力,也能理解為水能吸熱。
正是因為精煉,描述得太過簡單,才造成了很多發明創造在後世被外國爭奪。模糊或似是而非的古書記載,難以提供有效的證明。
沒錯,老子寫的東西就不是給那些滿嘴之乎者也的傢伙們看的。
徐齊霖抿起了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
……………
「一年之季在於春」,歷朝歷代的天子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從周朝開始,天子迎春、親耕,便成為了一個隆重的儀式,祈盼五穀豐登。
對於庶民來說,便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希望,是不受飢餒的企盼。
數萬關中府兵按照聖旨,在立春前趕到了甘、肅兩州。稍事休息之後,便投入到了春耕春種的勞動之中。
要耕種的田地已經規劃完畢,農具也採購到位,牛耕、馬耕全部使用。按照徐齊霖制定的計劃,今年耕種的土地要比去年翻上一番還多。
即便如此,在廣袤的甘、肅二州,依然還有大量的土地等著被開墾。只不過,聞風而來的開荒租地者,又使耕種的土地增加了數萬畝。
這些租地耕種者,自然是有些背景的。或是權貴官僚送來的僕僮奴婢,或是大家族所派。他們盯上的,當然是能獲暴利的棉花。
潮濕、溫暖的土地,已從化得斑駁的雪中露出。休養了一個冬天,現在正精神飽滿,並散布著清新而又醉人的春天氣息。
耕地里,王方翼一手扶著犁把,向外傾斜著身子,斷續的吆喝著牲口。兩匹馬並排走著,鐵製的鏵板上翻起的泥土,齊整的象河裡翻起的浪頭。
「王長史,您還真是個行家裡手。」在後面撒種子的府兵也不由得發出讚嘆,「這犁出來的地壟,比墨線打得還直嘞!」
王方翼呵呵笑著,說道:「某以前便幹過農活兒,去年耕種時又熟悉了這馬耕和新犁,確是好東西呀!」
「馬耕新鮮,這新犁嘛,在關中已經用得不少。」府兵直起腰說道:「用起來確實方便快速。」
停頓了一下,他又接著說道:「沒來甘州時,還以為就是一片荒僻。可沒想到,這裡是這樣的景象。」
王方翼點了點頭,說道:「若是去年這個時候,倒是荒僻得緊。一年過去,便是大變樣兒。」
府兵猶豫了一下,說道:「聽說在這裡安家落戶,不僅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