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侯 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_頁2
自己也有類似的想法之後,兩人自然是一拍即合了。
只不過,韓剛的想法是,攻涿州以死明志,他可沒去想著一定會攻下涿州,取得一場大勝。
而馬青山心裡卻是有些底的,雖然他對林覺的保證不敢全信,但林覺的話多少給了他信心。
</p>馬青山之所以沒將林覺在霸州的消息告知韓剛,那也是林覺提出的要求。
林覺認為韓剛是個執拗的人,只能以事實來說服他,他是領軍將才,但在大局大勢上卻並不明理,所以沒必要去告訴他一些事情,否則他反而會逆反,反而會拒絕馬青山的勸說。
馬青山深以為然。
林覺沒去找韓剛談,而是直接來找自己談,這說明在林覺心目中自己比韓剛重要的多,也明理的多。
他不懼危險來自己住處找自己的舉動,也說明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
這些舉動都透露出他對自己是認可和尊重的,馬青山為此而感到欣慰,甚至有一種人生得一知己的欣喜。
</p>在馬青山和韓剛整頓兵馬的時候,林覺已經率領集結完畢的上千人手潛入了涿州境內,事前便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和探查。
韓剛和馬青山率三萬兵馬到來時,林覺等人加入馬青山的帳下,一整套攻城的方案已然擺在馬青山的眼前。
</p>可以這麼說,攻涿州的作戰行動表面上是馬青山的指揮,但實際上馬青山只是個傳達林覺意志的將領,通過馬青山之手,擬定了三面攻城奇襲,封鎖北城全殲城中兵馬的計劃。
馬青山雖然有所疑惑,但林覺的口氣不容置疑。
大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馬青山也只能選擇相信林覺的計劃能夠奏效。
當晚,戰鬥打響之後,馬青山所有的疑惑便煙消雲散了。
林覺說,遼軍城頭沒有守軍,只需射</p>殺夜巡遼兵便可攻上城頭。
林覺說,遼軍戰力不高,都是些疲憊的步兵,人數也很少,根本無需擔心。
種種的引起馬青山疑惑的這一類的訊息都被證明是真的,是正確的。
基於此做出的決策都是奏效的,這時候馬青山才真正明白,為何林覺敢大包大攬的保證絕對能攻下涿州了。
</p>攻下涿州之後,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的馬青山對林覺已然極為佩服。
他甚至覺得,林覺的領軍謀略比之楊俊也不遑多讓,他的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作戰的膽略和氣魄也更大。
馬青山隱隱覺得,若是當初領軍的不是楊俊而是林覺的話,怕是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p>林覺又提出下一步攻擊析津府的計劃,這一次連馬青山都覺得過分了。
但他並沒有質疑,他心中已經將攻析津府的計劃當做對林覺最後的檢驗。
他暗自決定,如果林覺真的能攻克析津府再取得一場大勝的話,那說明林覺就是那個自己一直在找的人,能跟著他和遼人對抗的人,那麼自己將毫不猶豫的加入落雁軍,扭轉心中最後一絲的不情願的想法。
因為這樣的人值得自己追隨,值得自己去改變想法。
</p>韓剛對馬青山提出的繼續進攻的想法倒是並沒有什麼異議,涿州之戰沒有戰死,取得大勝已經是意外。
韓剛想,死在析津府城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若是能再殺一批遼狗便更夠本了。
對於馬青山提出要讓其他被逼迫而來的將領自由離開的想法,韓剛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涿州已經被攻下,析津府之戰是必死之局,何必帶著這些人去送死,所以,他表示同意。
至於會議上眾將死活不肯走,倒讓韓剛覺得意外。
他甚至差點說出了真相來勸說將領們不要跟著送死,但這些將領們依舊堅持己見,韓剛當然也沒傻到用刀子逼著他們走。
畢竟雖然攻析津府是自不量力的送死行為,但是兵馬越多,勝利的幾率便越大。
即便是微小的勝利的希望,自己也不能完全放棄的。
韓剛不敢想像,倘若在析津府一戰中能取勝,那會是怎樣的一種轟動。
</p></p>丘陵起伏的廣闊大地被夕陽籠罩著,析津府之地在秋天景色絕佳,因為樹葉變黃變紅,長草也變了顏色。
起伏的丘陵之地就像是一片彩色的錦緞一般,景色壯美而開闊,讓人讚嘆。
</p>析津府以西,西京大同府通向析津府的官道上,一隻長長的車隊正緩慢的在官道上行進。
裝載的滿滿的大車足有三百多輛,綿延了里許之地。
趕車的車夫和隨行保護的兵馬足有兩千人,他們一個個面無表情的機械的緩慢趕著路,希望在太陽落山之前抵達前方的丘陵之間的宿營點。
已經有兵馬在前方找到了適合宿營的地點,就在數里之外。
</p>這隻車隊便是大周和遼國和議達成之後,用來當做賠款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