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扇門當差的日子 第156章 靈感時刻_頁2
更新:09-09 04:53 作者:三觀猶在 分類:仙俠小說
第二個則是金陵同知閔秋葉。
前者是封疆大吏,若由他來將這封舉報信報到京城,這分量自然十足。不過,趙貞吉位高權重,又是初來乍到,在還沒有完全的把我之前,是不會貿然行事的。
至於閔秋葉,他剛正不阿,又嫉惡如仇,應是最佳人選。
不過最近他日子並不好過,他新官上任,做事有些獨斷專行,甚至僭越宋海泉作了不少越級匯報之事,引起了老牌知府宋海泉的不滿與排擠。這時再去找他,以他性格必然不會推辭,至於效果如何,卻也很難說。所以經過再三考慮,我們決定按兵不動。
一晃到了八月十五。
按照習俗,我們應該在中秋之前拜訪衙門各口,以及到上司府上走動。不過我對這種官場禮節不怎麼感冒,至於張幼謙,更不會做這些送禮之事,江南、劉一手等人來給我們送節禮,也被我們拒之門外。
中秋節在金陵又稱八月節,素來有走月、賞燈、摸秋、斗香的習俗,到了夜晚,原本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少女、婦女也都紛紛出來賞燈,在夫子廟一帶尤為盛行。
這一日,衙門也早早下值,我與張幼謙這種外地遊子,也難得清閒,於是約在一起吃團圓飯,然後去夫子廟賞月逛街。當我們準備妥當,正準備出發時,門口卻有人道,請問蘇捕頭、張捕頭在嘛?
我見來人面白無須,身穿駝色宦官服,顯得十分恭敬。我說我們就是,不知這位公公是?
那宦官恭敬道,咱家是江南製造局少監馮零感馮公公派來的,馮公公說今日是中秋佳節,兩位捕頭在金陵城又沒有個親戚,所以想邀請二位前往小聚,還肯兩位捕頭賞光。
說罷,遞過來兩張鎏金請帖,上書「六扇門江湖司蘇猶在/張幼謙台啟」,裡面則是一些邀請赴宴的客套話。我心說這馮零感倒也有意思,他乃內廷少監,從四品,職務比我和張幼謙高出五六級,竟用「台啟」二字,欲以平輩相請,這一點,有些出乎我倆意料。
張幼謙卻不耐煩道,今晚我們約了去秦淮河上逛畫舫,就不去叨擾馮公公了。
那宦官說,真是巧了,馮公公今夜包下了秦淮河上最大的畫舫,請了金陵城最有名的伶官,若是不去,那豈不太可惜了。
張幼謙說跟你們這些沒卵子的人去狎妓,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老子又不缺你們這點錢。
這話說的有些難聽,不過這宦官卻也絲毫不動氣,只是從懷中取出一炳匕首。
張幼謙見狀,連說幹嘛,你還想動手不成?
宦官搖頭笑道,馮公公說了,這次相邀,是要跟兩位商議六扇門那位武壯士的前途之事,若不能將你二人請來,就讓我提著腦袋回去見他。
這話說的輕描淡寫,仿佛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般。這宦官臨危不亂,又不卑不亢,不由令我刮目相看,問道,不知公公怎麼稱呼?
宦官微一躬身,咱家本是苦命孩子,原本姓吳,在金陵紫禁城內掃地,後馮公公賜姓馮,單名寶字。我點點頭,說馮公公,還請帶路。
張幼謙不解道,跟一群太監吃飯,有什麼好說的。
我見馮寶很知趣的到門外等候,這才道:馮零感知道我們手中有對他不利的證據,今天這頓飯,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張幼謙說那我們更不要去了。
我搖頭道,非也。他恐怕料到我們沒有將舉報信交出去,這才想利用這個機會跟我們講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我們非要去看看,這死太監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來到秦淮河邊,已是掌燈時分。入夜之後,街上人逐漸多了起來。三五女子成群相約夜遊夫子廟,走街串巷。路過澗子橋時,有不少人站在橋上,將瓦罐摔碎在橋下,落入河中。
張幼謙問道,這是什麼風俗?
我搖搖頭,表示不知,倒是馮寶見到,淡淡說道:中秋之夜,金陵人夜遊夫子廟後,來到澗子橋,摔碎瓦罐,意有「見子」之意,倒也是一個習俗了。
我贊道,馮公公懂得真多。
馮寶卻道,蘇捕頭謬讚了,只是小時候聽家人說過而已。
話雖清淡,臉上卻流露出一股愁意。這些人小時家中貧窮,被父母賣入宮內,做了宦官,自此之後斷絕子嗣,在宗族中也算是不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