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35章起義_頁3
更新:11-18 04:16 作者:朝月清風 分類:軍事小說
修羅場。如果不信,曹操,德川家康們將為我辯解。
李密,接著逃亡吧,遁入叢林中,隱身在夜色里,只是天下之大,那裡才是你的容身之所?很快,李密也想明白了,世界之大,已經沒有他的立足之地,如果說一定要有,那只有找**武裝了。幸運的是,這樣的**武裝並不難找,在村頭隨便找個人問問,都能打聽出一大堆。
造反的根源性研究在追蹤李密的逃亡路線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現而今眼目下,天下的大勢。此時的天下,反抗的火焰已成燎原之勢。所謂的三十六路草寇。七十二路煙塵還是往穩定大局上說。
據後來的史學家統計,隋朝末年的各地義軍共有一百八十六起。這些義軍各據一方,少則數萬。多的十餘萬,各有名號,如知世郎、阿舅賊、東海公、摸羊公、乞見敵、嫌頭方、徹眷頑、不惜死等等,隊伍還有番號,諸如黑社、白社、青社、胡社、忽雲賊、忽律賊等等,充分體現了起義軍大無畏跟隋朝死磕的精神。
以數量和規模論,隋未的起義可謂空前絕後,而分析隋末為什麼有這麼多起義,則是一個嚴肅但又不能忽略的問題。百姓為什麼要造反?造反不是請客吃飯。是隨時會掉腦袋的,被官軍緝捕會戰死,被俘虜了會送到菜市口斬頭示眾,跟別的山頭火併會死,攻不下城池,搶不到糧倉還有可能會餓死,但到了某個歷史時期,依舊有無數人冒著生命的危險投入到起義的大軍中。
深究其原因,估計能寫出一長篇大論。但中國人素來有智慧,重簡潔,一句話使可以解釋其原因:官逼民反。
在中國封建社會,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階層。一是勞動階層,一是食利階層(總頭目一般是皇帝),勞動階層自然靠勞動獲取生活必需。而食利階層通過田賦,勞役。稅收等各種手段從勞動階層中獲取一部分勞動成果。一般來說,食利階層都是少數派。他們獲取得勞動階層的一小部分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而勞動階層交納一部分所得並不會影響到生存。
就封建社會而言,交納的多少決定了社會的和諧度,而底線就是生存線。當食利階層胃口大開,索求無度,勞動階層在交納上貢之後無法生存時,維持社會平衡的這種關係就會被打斷,通俗點講,當百姓家裡最後一粒米被搶走,最後一位壯丁被拉走,再也無法看到生存的希望時,造反就成了最後的選擇。是為,官逼民反。需要說明的是,封建社會裡,農民起義的結果,並不是消滅利食階層,而是產生另一批願意跟勞動階層簽定更寬鬆上貢協議的人群
。這些人可能原本是原食利階層的(比如唐朝),也有可能是由勞動階層轉化過來的(比如明朝)。經過洗牌之後,社會又會達到平衡,然後等待下一個平衡被打破的時候。所以,與其說是人民在推動歷史前進,不如說是人性在推動歷史前進。具體到隋末,我們需要介紹三位皇帝。
公元前2世紀,中國歷史上有一對父子先後登上皇位,兩位皇帝在位的三十九年期間,沒有修大型標誌性建築(宮殿),不搞大型慶典(比如泰山封禪),不致力於擴大國家財政收入,也不開疆拓土。
對待外敵入侵,堅持只防守不主動進攻的政策,就連視察地方這樣的工作也不常干((比如北巡下江南什麼的)。
按某種標準來說,可謂無所做為。第三位皇帝顯然要努力得多,登基才三個月,就開工了一項偉大的工程:大運河之通濟渠段。第二年,皇帝陛下開始修建東都洛陽,與時同時,又上馬了顯仁宮項目以及邗溝整修工程,並大力發展造船業,營造大小各類船隻數萬艘。在邊境,還對契丹用兵,取得大勝。
第三年,在保障各項工程順利進展的情況下,在東舉辦了大型文藝雜技音樂博覽會,第四年,皇帝陛下不辭辛勞,親自北巡,陪同人員如下:文武百官一堆,士兵五十萬,馬十萬匹。
視察結束後,皇帝陛下當即拍板修長城,並在回來的途中,決定在太原開工另一重點工程:修晉陽宮。第五年一開春,大運河永濟渠段開工建設,同年,皇帝陛下北巡,檢查長城修建情況。並於年底在東都舉辦了一界成功的鷹師大聯歡。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用工情況緊缺,皇帝陛下急中生智,發揮婦女同志能頂半邊天的特性,號召廣大婦女同志愛工裝不愛紅裝,積極上工地掙工分去。
第六年,在國內大抓基礎建設的同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