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八百零五十五章 父子情深_頁2
更新:01-26 10:26 作者:素布可奈 分類:軍事小說
過:「然晉王,陛下親自撫養,至於成立,上聖深慈,偏所鍾愛。」
放眼整個大唐王朝,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深情鍾愛和殊榮!
不過唐太宗對這個小兒子的偏愛並不止於此,在李治已經遙領并州都督的情況下,唐太宗又加封他為右武候大將軍。
等到貞觀十六年的時候,李治更是連自己的封地都沒去就直接上朝參與政事了,對此,此刻的高宗特別用了「特深寵異」這四個字來形容唐太宗對自己的溺愛之情。
唐太宗捨不得離開他的這個小兒子,捨不得與李治分離,甚至一想到,以後他與李治每年只能見到屈指可數的幾面,就忍不住潸然淚下了。
所以唐太宗為了同時保證這三個愛子的生命安全,將李治一手扶上了儲君的寶座,冊立為太子,而此時的李治只有十五歲。
而且,唐太宗先前一直將寶貝兒子安置在自己的寢宮裡,儘管李治在宮外有一座「盡一坊之地」的晉王宅,但即便是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也沒有讓他按制出宮居住或住到東宮去。
直到貞觀十八年,劉洎上書說:
「古時的太子,向父親問安後就退下;與父親分住在不同宮殿,以此避免嫌疑。如今太子進入陛下的寢宮侍奉,動不動就是十天一個月,太師、太傅以下無法得到接見......希望陛下遵循前人的經驗,稍微抑制自己的私愛,擴大長遠的規劃。」
於是唐太宗令劉洎和岑文本同馬周按日輪流前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
結果維持了沒多久,唐太宗又讓兒子回到了身邊。
貞觀二十年,褚遂良也忍不住上書說:
「陛下這樣不讓太子離膝下,常年住在深宮,師傅教導十分不便,幾乎無法講論經籍。況且朋友不可深交,深交必然產生怨恨;父子不可一味溺愛,一味溺愛難免會出現差錯。希望陛下遠觀殷、周,近遵漢、魏培養太子的做法,即使不能馬上糾正,也須逐漸改變。可以嘗試十天之中,一半時間送太子返回東宮,專心學習修養自身,一半的時間仍留在陛下身邊。」
唐太宗這才答應了讓李治每半個月回東宮一次。
這兩番劉洎、褚遂良的分別上書,高宗給三人聽上去似乎一句不差的複述出來,其中並無他語氣里的激揚頓挫,卻讓李顯、李旦二人依然淚流滿面。
蓋因兄弟二人,在父親平靜而思路清晰的往事追溯里,感覺出等若迴光返照般的肅然氣氛。
高宗此時卻仿佛不知,依舊看似毫無情緒波動的緩緩道來:
「不過相比先帝征高麗時那些更令人不可思議的肉麻事件,這些溺愛的事跡已經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而說到征高麗時的肉麻事,首當其衝的便數朕的那封《兩度帖》了。」
他說到此處,忽然截然而止,一直平靜如初的高宗,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原本略顯空洞的眼神平視,也在這一刻泛起了亮色。
不知何時出現在李顯身後的李之,已附在其耳邊輕聲說道:「太子殿下,可記得那篇《兩度帖》?快快背誦出來!」
於是李顯強行壓抑住自己的情緒,舒緩地背誦出《兩度帖》:「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翻譯過來的大意是: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李顯話音落下,與弟弟李旦已經泣不成聲,李之也是任由兩行熱淚流淌下來,神情木然。
此時的高宗終於肯將視線收回,望向已隱有情緒失控的兄弟二人,再望向稍遠處的李之,視線撤回,在平視前方,口中又在舒緩講述。
貞觀十九年的時候,唐太宗親征高麗,李治身為太子留守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