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272 不赦之族_頁3
更新:11-08 18:1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李泰雖然對這陸令萱印象不怎麼好,但這女人在當下的大唐治下顯然也難以再怎麼誤國誤民,他也樂見任何人在奉公守法的前提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安穩富足的生活。
陸令萱有這樣的能力,願意做一個媒婆,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卻偏偏趨炎附勢的依附司馬消難,獲得便利的同時,當然也就要承受浪高風大的危險。風浪越大魚越貴,那是因為有著大量的漁夫舟毀人亡,而不是因為下雨天和吃魚更配!
拋開陸令萱這個讓李泰比較有記憶點的女人,其人事跡在他所了解到的事情只占不大的比例,耳目們所奏報上來更多的還是司馬消難相關人事。
李泰早就知道這段時間以來司馬消難比較活躍,之前並沒有全面的了解其人其事,如今一打聽,才知道司馬消難可是做了不少的事。除了用陸令萱幫東西時流牽線搭橋的進行聯姻之外,司馬消難也頻頻在府中舉辦宴會,幫助關東人在關中安家置業等等,儼然一個同鄉會會長的模樣。
但是除了一些比較正面的行為之外,司馬消難卻還有一些其他的行為那就偏於負面,甚至有些居心叵測。諸如對入關的關東時流施加恐嚇,散播一些朝廷將要嚴懲這些亡國之餘的流言,從而迫使他們向自己進行靠攏,並且還伴隨著一些敲詐剝削的行為。
就拿破野頭保祿和劉庫真產生糾紛的這件事情來說,也是因為受其控制和指示的陸令萱在為時流說媒的時候,為了攀上更高權勢之人、或者獲得更多的報酬,所以往往會一女多配,讓時流競價較勢,從而滋生出不少的糾紛。
李泰原本還惱火於門下滋生了一些壞習性,現在看來這習性也是從東朝之人那裡沾染過來的。
不過這些事情總體上而言也並沒有在現實的政治生態中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如果不是破野頭和劉庫真的吵鬧,短期內他還真的不會去了解這一系列的事情。而隨著他對這些事情了解一番之後,便自然不會再放任不管。
這司馬消難之所以敢在畿內攪弄這些事情,根本的原因在於朝廷眼下還沒有正視接納關東時流融入時局這一問題,也沒有相關的政令舉措頒行,使得眾多的關東時流心中沒譜,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獲取安慰。
不過這個問題倒也不是李泰和朝廷給忽略了,而是還沒來得及兼顧上。之前改朝換代、封獎功士等一系列的事情占用了朝廷大量的精力,而這些相對而言並不怎麼緊迫的事情便暫且延後處理。
世道進程川流不息,各種人事的演變並不會因為當權者不關注便停止下來,而是會自發的形成一種新的秩序。
由於朝廷對入關時流的訴求有乏回應,這些人事訴求自然而然就聚集到了他們所能觸及到的目標周圍,而司馬消難由於其身世地位就成了這一階段的一個選擇。
如果司馬消難能夠正確的去疏導這些人事訴求,幫助朝廷進行拾遺補闕,那李泰非但不會心生反感,反而還會有所嘉獎。
但是司馬消難在獲得這樣一個機會之後,卻沒有進行正確的處理,反而是遵循過往的風格進行結黨營私、搜刮勒索等操作,這就不免讓李泰心生不悅了。
在一個團體當中,有的人對自身的利害無比敏感,想方設法要將更多的利益攫取到自己的手中來,這樣的人不可謂不聰明,但是對團體的意義則就沒有多大,反而會造成內部利益分配不均而增加內耗。
有的人未必精於謀私,但卻有能力、也有意願將團體做大做強,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團體能夠存在並發展的核心關鍵人物。
司馬消難顯然就屬於前者,他看到了世道之內有這樣的情況,而自己也有能力去介入其中,但他卻並沒有立足於整個大唐朝廷的立場去考慮這件事情,而是完全從自身的利益進行設想和行動。無論會不會給大局造成損害,顯然都是欠缺了大局觀。
李泰倒是不清楚司馬消難想要謀求拜相的想法,但這樣的行事風格,顯然是不配做宰相的。甚至李泰都不打算再將其留在朝中,以免敗壞朝中人事風氣。
不只是李泰對司馬消難心生不滿,朝中其他人也有留意到司馬消難的這一番做派。御史中丞劉璠便彈劾司馬消難職務侵占,盜取光祿寺公帑庫物來豢養門生,請求朝廷對此深入調查並嚴加懲戒。
借著劉璠彈劾這一情況,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