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343 渴賜田宅_頁2
更新:11-08 18:1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時,那些鄉徒們也不免幻想若能攻入其中,收穫必然頗為豐厚。
然而這些唐軍軍士們卻鮮少私藏繳獲,哪怕是在行動過程中難免會對戰利品有所消耗,也都會清楚的記錄下來,並將戰利品收集上繳。至於那些不在目標名單上的莊園村邑,哪怕看起來再怎麼氣派殷實,唐軍軍士對此也都視而不見、過門不入。
面對此一類的疑問,唐軍軍士們往往便笑語道:「人誰不貪利?我等之所以恪守軍規,那自然是守規不逾對我等更加有利!戰場濫取財物,任你拾取,又能私藏多少?更何況如今仍在征途,太多財物攜帶身畔,既不便行動、不便作戰,入陣之後還引敵來攻,錢財性命一併遺失戰場上」
唐軍的犒賞標準之豐厚,是這些吳中鄉徒們所難以想像的。除了基本的攻城略地、殺傷俘獲等戰功之外,凡是戰場上所繳獲的物資,還會折算成錢帛物資按照比例返賜給諸軍將士,受賞者以一營為一單位。
換言之他們在戰場上的繳獲就屬於一營將士們所共有,誰如果私下截留藏匿,就等於是損害了全營所有將士的利益,除了本身行動作戰不便之外,還會受到全營將士們的鄙夷唾棄。而這些人就是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如果在群體當中受到了孤立,那麼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死亡了。
「唐皇如此厚待功勳之士,怪不得能讓上下用命、力克強敵!如此恩恤勇士,天下誰能為敵啊?」
在聽到唐軍將士們的講述之後,眾吳中鄉徒們也都不由得一臉艷羨的感慨說道。之前他們對唐國充滿敵視仇恨,如今卻恨自己不是唐國子民,心志的轉變可謂是非常的徹底。
「這還不止呢!我朝奉行均田,耕者俱有其業,只要編戶列籍,便能得享田舍。若是能為諸府勛士,則肥田美業俱能量授分享,幾場大戰下來若能僥倖不死並還有功,肥鄉良田十幾頃足以安身立命、耕織傳家了!」
那些唐軍將士在聽到吳人們的感慨議論之後,自是更加的得意,並且也對這些吳人們激勵說道:「你等鄉徒能早早的歸順王師,也算是有福。只要能夠勤懇用事、積功積勞,來年若在吳中創建軍府,你等必能列身府中,日前所收繳的那些豪強宅業,也是要優先發授給你們的!」
「天下還有這種美事?我等只要勤懇用命,來日就能分得大宅肥田?」
眾吳中鄉徒們聽到這話後,頓時更加難以置信的瞪大雙眼。
南朝歷代政權雖有更迭,但是卻一直沒有進行大範圍的均田改革,土地尤其是肥美的田產,一直都是集中在權貴豪強們的手中,吳中雖是魚米之鄉,但是土地集中的情況也尤為嚴重,因此若能獲取一塊良田美業傳家,對這些鄉士而言不啻於人生終極的夢想。
在得知唐國竟然有軍功授田這種豐厚至極的規令之後,這些吳中鄉徒們的激情再次被引爆出來,恨不能挖地三尺將那些對唐軍懷有敵意的豪強都給挖掘出來。更有人覺得只在鄉里肅清人事功勞太小,於是便紛紛請纓前往前線作戰。
由於眼下還在戰爭時期,唐軍也並沒有直接在吳興當地建立起什麼統治秩序,在鄉里人事肅清大半之後,若干鳳便分遣將士守於各處,確保後勤道路的暢通。
此間民生秩序還未重建起來,自然也就談不上宣達什麼政令改革,可是軍功授田相關的內容卻已經流傳了出去。
所以一時間前來投奔唐軍的吳中鄉士越來越多,有的甚至父子兄弟齊齊到來,單單在若干鳳所駐紮的吳興郡治烏程城外,此類民眾便多達上萬人。其他各方則還有聞訊更晚的鄉人,正自晝夜兼程的往烏程奔來。
吳中鄉情如此熱烈,一時間竟讓若干鳳有些苦惱。眼下唐軍還是借南陳朝廷的名義在江東活動,而且眼下戰事還沒有告一段落,總不能甩開南陳朝廷、直接在吳中建立起行政統治。
所以眼下他也只能暫時對這些鄉人們進行安撫,同時傳令後方速速安排文吏官員南來,並且通知前線作戰的史寧,若能突破錢塘江、略定會稽,那麼就可以立即在吳中宣達政令、重建秩序了。
屆時就算南陳朝廷有什麼異議,大唐既有武力優勢、還實際占有三吳之地,並且又獲得了民心擁戴,對於南陳朝廷的態度自然可以不予理睬。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