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太監了嗎 0020【炒茶構想】_頁2
」朱國祥說:「制茶工藝不同嘛。
宋代採茶,上午九點之前就收工,要的就是茶芽帶著露水。
後來採茶,九點才開始幹活,因為帶露水的茶葉,炒制的時候會燒尖。
如此一來,宋茶的採茶時間就更短,需要投入更多的採茶工。
」朱銘猛拍巴掌:「我算明白了,為啥宋詩里描述採茶場景,動輒幾百上千人一起出動。
而這漢中山區,由於底層茶戶的逃亡,導致採茶人手不夠,一些茶場主不得不縮小規模,甚至負擔不起重稅而荒廢茶山。
」關於宋茶,朱國祥也只曉得這些,畢竟他並非專業人士。
其實還有更多細節差異,比如蒸茶採摘時用指甲掐,而炒茶採摘時用手指掰。
宋代的頂尖茶葉,必須在朝陽升起之前採摘。
太陽升起之後到九點,時間越往後,茶葉品質就越低。
八九點鐘採摘的茶葉,只能用來做廉價散茶,根本進不了富人家的茶盞。
因此,採茶要按時間一撥一撥來。
趁著日頭還沒升起,趕緊採摘極品茶芽。
第二撥采稍次的,也可以做中高檔茶葉。
第三撥采最次的,做成散茶賣給老百姓。
朱銘心裡生出個想法,在這漢水流域,恐怕荒廢的茶山不少。
等自己站穩了腳跟,有了錢財和人脈關係,就可以去占那些無主茶山。
然後,研究出炒茶工藝,不說取代高檔茶葉,至少能夠攻克散茶市場。
「朱院長,你懂炒茶嗎」朱銘問道。
朱國祥搖頭:「不懂。
」朱銘說:「我只看過炒茶視頻,都是些網紅髮的,大致流程還記得,但其中訣竅完全不清楚。
用料,火候,時間,這些一概不知,還得慢慢自行摸索。
」「先種地吧,」朱國祥說,「就算我們有了茶山,也沒那麼多茶工,山區人口太少了。
」朱銘說:「陝西戰亂就有人了,大量百姓逃到漢中地區。
可惜要等太久,還有十多年時間,還不如我們革新農業,提高糧食產量就能增加人口。
」既然決定把漢中作為根據地,那麼茶葉必須重視起來。
這玩意兒屬於戰略物資,不僅可以獲得充裕資金,還能拿去跟少數民族交換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