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權重 第一六七章 牛人的集 中地_頁2
更新:08-15 20:05 作者:老井古柳 分類:都市小說
對身邊陪著自己的作戰參謀問道:「請問他們沒有計算……沒有計算器嗎?」。
作戰參謀雖然對帶著他們兩個閒人到處逛有點不滿,但由於這是師長親自下的命令,他又知道柳援朝的父親是他們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這個任務。至於心情自然說不上好,現在見郭拙誠詢問,他用標準的軍人口氣說道:「因為計算器輸入數據太麻煩,計算精度不高,而且經常出錯誤,所以他們寧願用手工計算。我們師里有一台炮兵指揮儀,裡面安裝有滬盒一家工廠製造的計算機,但使用起來更是複雜,沒有專家用不了。」
這次郭拙誠倒真有點不相信了:「現在國內就有人將計算機應用到炮兵指揮上來了?」剛才他還的自己說出「計算機」三字而讓這個參謀說成是怪物,想不到他自己主動說出來。
實際上這是郭拙誠自己孤陋寡聞了,中國其實早就開始了計算機研製和應用。970年的時候就運用國產計算機運算、控制過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還創造性地利用多台計算機組合分攤運算任務,使簡陋的計算機承鄧大型計算機才有的功能。只是當時的中國技術人員不知道這個技術的先進,以為又是一個上不了台面的土辦法,沒有人對此過多的關注。直到十年後這個技術才被美國計算機專家以高技術推介。
974年6月中國還製造了定名為djs-0的小型機,實際上是仿製的美國nva200中國的計算機技術更是進了一大步。
只不過此時的計算機沒有前世的鍵盤和屏幕,輸入輸出都是電傳打字機、穿孔機、紙帶輸入機,輸入數據輸出結果都很麻煩也不直觀。很多時候操作人員都是將數據熟人穿孔機,紙帶打出來之後讓檢驗人員檢驗數據是否正確,正確了再將紙帶放入紙帶輸入機讓計算機讀取。計算機運算出來的結果也用紙帶輸出來,讓技術人員解讀。
時間花費多,且對操作人員要求極高。沒有多少文化的戰士根本勝任不了,無法使用這種高科技設備。
於是,炮兵部隊依然採用人工計算、人工指揮,而不是藉助那些洋玩意。在很多時候,因為很多年的經驗積累,人工計算比這個時代的計算機計算快得多,也可靠得多。
其實這個時代也有了計算器,一般都是國外的華僑從西方國家帶回來的,不但價格成本高而且數量不多,基本上被科研單位或上級單位壟斷,分不到炮兵營這一級。
所以,郭拙誠現在就到了如此熱火朝天的一幕。
在這裡,除了他,這裡沒有一個人覺得有什麼不妥。而且那些忙於計算的士兵以及那個專家的,臉上明顯寫滿了自豪:我們吃的可是技術飯,其他人不行
耗時大約十三分鐘,相關計算結果終於出來了,計算高手們一個個鬆了一口氣,目光都盯在那張寫滿了計算結果的紙條♀張字條在計算室軍官的手裡呆了幾秒,軍官掃了幾個關鍵數據後,迅速地在上面簽字,然後快速地跑出帳篷,跑到指揮所遞交數據。
郭拙誠不到下面的流程,只是心裡猜想著。
這時候紙條已經傳到了指揮所的首長手裡,那裡的最高首長皺了一下眉,一邊嘀咕著「怎麼這麼慢?比上次多了快一分鐘」一邊簽字。
另一個軍官拿著這張簽了字的紙條沖向通信室,由通信室的通信兵將參數報告給炮位操炮的官兵≮位的官兵按照這些射擊諸元調整大炮,完成發射
這裡的大炮發射遠遠比迫擊炮、無後坐力炮以及那些小型火炮等等前線武器的發射複雜得多「線的武器發射基本都是直瞄式,對準目標發射就是,往往只有一個指揮人員,甚至就是發射人員自己一人瞄準目標摳下扳機就是。
而這種遠程火炮卻不同,操炮的士兵完全是盲射,他們的眼睛就是前方的觀測員。發射之前是觀測員報參數,炮彈發射完成後,前線的炮兵觀測員還必須迅速將觀測到的結果報告給後方,收到炮擊結果的計算室里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大約幾分鐘後才提出修正參數,命令炮位操炮人員修改射擊諸元,以使下一輪的炮擊更準確。
如果修正後射擊結果還是不行,則必須再走一次程序,直到炮擊效果滿意為止。
這次炮擊效果不錯,前方觀測員報告炮彈落在目標圈裡。消息傳來,大家都笑逐顏開。就連熱鬧的柳援朝和作戰參謀也為他們的成績高興不已。
第一六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