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652 第二百九十六章 激進_頁2
更新:01-18 04:53 作者:勝者即正義 分類:軍事小說
直接干預,如此反而是給了孫可望直接覆滅他的機會。
所以在土地這一塊,孫可望的底線是福建全省,只要對方兵馬不變,攻下台灣之後,必然元氣大傷,若要經營台灣,他就絕對沒有能力再逐鹿中原了。
或許這個時代,只有孫可望最清楚,攻取台灣是功在千秋,但至少在當代,是看不到什麼好處的,甚至幾十年內,都是虧本的買賣。
但若是鄭成功無法攻取這塊土地,那他就沒有任何保留那麼多軍隊,以及鄭家船隊的理由了。
經過一番並不那麼好看,更談不上文雅的討價還價之後,各方勢力總算是勉強就最終的「內閣大會」達成了一致。
檯面上的體面,就是要靠台面下的不體面換來的。內閣大會上的其樂融融,有說有笑,靠的是這些各派力量的話事人們,近半個月的博弈與妥協,以及無數居中協調的親信們。
土地,人口,兵馬的限制與分割,工坊,貿易的分配,以及孫可望藉助這些外力,要對新朝進行的制度改革和權力制衡,也順水推舟,作為談判條件了。
而與此同時,錢謙益,王夫之,黃宗羲等人,也開始走動了起來。孫可望要在各省建立書院的消息早已經傳開。在錢謙益,王夫之的努力,以及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的盛名之下,各省只要是稍有名氣的文人,都想來參活一下。
當然,最主要的是,傳言說若是成了書院的講師,那可是直接授官領俸祿的,品級是不高,俸祿大部分也只有每月一兩五錢,但是聊勝於無啊!
甚至於說,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趕緊進入新朝的體系之中,成為自己人,許多事情,可以慢一點,但這個要是慢了,位置可就都沒了。
考慮到這一點之後,不少寄身於商賈富豪之家的贅婿和遠房親戚們,也在背後老丈人,好親戚的資助下,開始了活動。甚至有的富商廣撒網,資助了三四十個書生的。
錢謙益在長沙見識到了嶽麓書院的巨大影響力,一想到將來南京新建的書院,影響力可能會更甚,便是一把年紀了,還四處奔波遊說,想要過一把院長的癮,在史書上留下大大的名。
孫可望計劃在每個省都建立一個官方的所謂「書院」,其實也就是後世「大學」的模型了,歷經五年改進的長沙嶽麓書院便是模板。
當然,孫可望登基之後,還會通過歐洲傳教士和派出旅歐使團,將西方的學科體系,以及文明成果搬運過來,取其精華,加速華夏文明的進步。
而「書院」也不僅僅是考取功名和鑽研技術的地方。在孫可望的設想里,這裡還應該是東方文明「科學革命」,「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策源地,為此必須擁有一定的特權。
「新設的那些書院裡,真的可以結社?」
「胡說什麼,那不是結社,那叫讀書會,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叫結社呢?」
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家酒樓上,張煌言和黃宗羲一面看著正不斷恢復生機的南京城,一面談論關於書院的傳聞。
黃宗羲曾經是魯王一系的人,官至左副都御史,八年前還奉命出海去日本乞兵伐清,但並沒有成功,然後便心灰意冷,返家隱居,不再任職魯王行朝了。
只是,他這麼也沒想到,八年後,大明居然又回來了,韃子最終也被趕回了關外。
當然,他其實也很清楚,這個大明早就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十幾年過去,百姓心中,對所謂的大明似乎也沒有什麼留戀了。
不過,因為他和東林黨人素有仇怨,因此和錢謙益也談不到一塊去,但被孫可望點名召來南京,張煌言又主動來示好,他也便和這個昔日的同僚,熱絡了起來。
至於為什麼被孫可望點名請來,黃宗羲其實也不清楚。但這幾日聽到了新朝的各種改革傳聞之後,他似乎又有了些明白了——自己的許多想法,似乎和這個從未謀面的孫國主不謀而合。
「那讀書會有人數的限制嗎?書院裡出去的官員,豈不是和書院藕斷絲連,難道國主就不怕他們結黨?」黃宗羲試探道。
「如今這天下又不是他一人的天下,便是結黨,他也阻止不了啊!」張煌言笑了笑,喝了一口酒後,又繼續說道「而且,只限於書院之中,若是出了書院,還敢結黨,恐怕就沒有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