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末世來 第八六八節 有一種呆叫不知道_頁2
屠夫,後來聖尼古拉斯感悟了他並復活了那三個小孩。是不是血淋淋的?
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得後脖子發涼,光天化日之下,愣是渾身起雞皮疙瘩。而安青桔看得直接腦殘了……離開了富熱爾出了那個古怪村莊。安青桔和安初遇算是正式進入了羅亞爾河谷地區。
人們都說,要完整領略法國風情,只需要去兩個地方,一是巴黎,另一個就是羅亞爾河谷。在安青桔看來,羅亞爾河谷相對於法國,有點像河南相對於華國。
外國人看華國文化(注意,是文化不是文明),說到底算是中原文化,它的發源地就是河南;安青桔和安初遇這些旁人看到的法國文化,發源地就在羅亞爾河谷。
嚴格說,法國歷史只能追溯到公元400年,在那以前都是羅馬帝國統治啦。這之後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但是在安青桔和安初遇這些外人眼裡,怎麼定義法國文化、「法國范兒」呢?
當然這個定義可以很寬啦,不過,不少人眼裡的法國范兒是由這幾個關鍵詞組成:精緻、浪漫、優雅的園林、繁複的建築和裝飾藝術、高雅的藝術趣味……如果親們的看法也是如此,那麼羅亞爾河谷就是這些關鍵詞構成的「法國文化」的發源地。
正是這裡出了安青桔和安初遇現在看到的法國皇室,也是在這裡開始看到了到處裝點著象徵法國皇室標誌金百合花的城堡群。
在沒有去法國以前,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把羅亞爾河谷之行看成是法國的重要一站,那自然是要做功課的。看了羅亞爾河谷的官方網站。又認真看了好幾本旅遊指南,還在網上扒了不少人的遊記。
可是結果是什麼也記不住!不知親們有木有同感?就是記不住什麼城堡該看什麼。
但是,當安青桔和安初遇從法國回來以後,在寫這篇遊記的時候,安青桔突然發現自己真是對那些城堡張口就來啊。
這正應了華國的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英文說得更清楚:peoplelearnbestwhentheybeepartofwhattheyare色eing。安初遇用「薛定諤的波函數」這樣解釋這件事的。
一旦親身經歷、親自來到一個地方。一個人就和這個地方建立起了某種聯繫,你的波函數在這個地方的概率就大了些。當你從電視上、報紙上再次看到這個地方時,你的頭腦中呈現的影像就完全不同了。
人是瀰漫在宇宙中的生物,不僅在物理域裡,同時也在意識域裡——人家說「永遠活在安青桔和安初遇心中」就是這個意思…
扯遠了,回來說說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路線吧:看看圖上這些綠點吧,這些綠點安青桔和安初遇都去過,它們共同組成了羅亞爾河谷的城堡群。
安青桔和安初遇在羅亞爾河谷住了四個晚上,前三天住一個地方(am波i色邊的村莊)。最後一天住在另外一個地方(meung-sur-loire邊的村莊)。
在羅亞爾河谷上可以看的主要是城市/城鎮+城堡。有的城市適合細看,有的城鎮適合過路;有的城堡驚天動地值得好好欣賞,有的城堡則只需要看看外觀就可以了。
城市可以免費逛,每個城堡進去參觀的話都是要門票的,6-12歐一個城堡不等。從預算角度看,也不必每個城堡都進去,只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最值得細看的就行。
還有一件事:因為音譯不統一的緣故,第一次去羅亞爾河谷旅遊的華國人大概都會被不同版本的旅遊書上的不同城堡譯名徹底搞糊塗。
比如這個著名的城堡chenonceaux。有的書上叫舍農索,有的叫雪儂堡;更不幸的是還很有可能和chinon城堡的譯音弄混。中文譯作希農城堡。再比如cham波rd城堡,有叫香波城堡的,有叫尚波城堡的……
安青桔在寫這個遊記的時候,為了能夠不弄混,會固定成一個中文譯音,並且加注法文名字。下面這張表格里。安青桔按照自西向東的順序把所有走訪到的城堡、城鎮都列出來了。
因為住在兩個地方,免不了有時要走一些回頭路的。不過安初遇們已經儘量做好了規劃,將所有的參觀大致分成了三段(表格中有注釋):第一段是去am波i色入住的路上;第二段是圍繞am波i色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