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二百五十三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_頁2
御史台可是相當威風,以前沒有直接監督,只能找到證據後進行彈劾。
如今即便沒有發現百官們的漏出,也能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的工作有沒有賣力,每天是不是在偷懶摸魚,權威不就這樣立起來了嗎?
何況御史台除了鄭戩以外,大部分御史都是范仲淹和趙駿任命,是他們較為欣賞的正直之輩,都剛正不阿。
見到亂象,自然要悍然抨擊,絕不會坐視不理。
「你!」
錢延年大怒。
又有其他人站出來說道:「陛下,考成法,惡政也。這樣下去,官員眼中只會有政績,而忽視了民生。」
「笑死,說的好像天下官員以前就在乎民生一樣。」
王質說道:「至少如今考成法之後,官員反倒能夠做些事情,不至於像以前那般尸位素餐,蠅營狗苟。」
中書舍人錢希白道:「私以為考成法會留下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官員在實際處理政務當中,本來就應該靈活處置,若是一位追求教條,難免死板,未必不能害民。」
「今日之事今日做,明日之事明日做。這考成法本就是嚴格執行了考課制度,以往考課形同虛設,如今嚴苛起來,你們反倒是不能接受了。」
王素予以反駁。
「非也,天子聖明,虛懷納諫。但群臣也非不盡心做事,只是稍有疏忽,輒奮袂而起,惡聲相加,聲名盡毀,何至於此呢?」
「所謂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有功當賞,有過則罰本就是朝廷法度,爾等要蔑視祖宗之法?」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若是日日緊繃,天下官員還不得發癔?何況亂中出錯,這並非好事。」
「我看不盡然」
當下反對派與御史台及少量范仲淹支持者進行了辯論。
到這個時候其實還算好。
因為他們只是圍繞著廢除考成法的事情討論,還沒有上升到伱死我活的地步。
這一點宋朝比明朝稍微強點。
即便是王安石變法那麼激烈的時期,雙方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司馬光也就罵了一句王安石「不曉事,又執拗耳」,雙方最多就是爭論的面紅耳赤,倒不至於破口大罵。
明朝就有意思得多,對罵都是小事,一言不合就演全武行,激烈程度倒是比宋朝強不少。
但隨著爭論加深,雙方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上升。
有人說道:「臣彈劾范仲淹任人唯親,御史台皆是他的耳目。我聽說進言的人都希望陛下以堯、舜,而不知道要求輔臣以皋、夔。陛下有採納規諫的明,而輔臣卻阻塞了言路,長久以往,國家如何安寧?」
「哼!」
變法派御史立即駁斥道:「御史台上對得起天子,下對得起庶黎。亦從未阻塞過天聽言論,此抑損之說,子虛烏有,汝等要誣告構陷否?」
「太祖皇帝鑒前代之失,不設丞相,事歸部院,勢不相攝,而職易稱。其時官階未峻,無專肆之萌。百年來,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
又有人道:「今政制院立,范仲淹安然以宰相自居。其軍中又樹有威名,時不宜再掌政事。諫官因事論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請即以祖宗法正之。」
「祖宗朝,一切政事,台省奏陳,部院題覆,司監奉行,未聞宰相有舉劾也。新法之下,人人無所遁形,事有利弊,皆能分清對錯。」
變法派駁斥道:「無管當朝權貴,亦或者王公大臣,皆按部就職,凡有過者及時能察,此非祖宗之願,天下之願者?」
「考成定令,御史考成章奏,每具二冊,一送政制院,一送檢法案。府衙延遲,則部臣糾之。諸部隱蔽,則諫臣糾之。御史隱蔽,則內閣糾之。」
反對派繼續說道:「夫部院分理國事,諫臣封駁奏章,舉劾,其職也。宰輔銜列翰林,止備顧問,從容論思而已。仲淹創為是說,欲脅制臣等,拱手聽令,祖宗之法若是乎?
「無人脅制爾等,皆是為國效力,況祖宗之法便令百官各行其職,諸臣懈怠,御史台有責促其行事,這亦是御史自設立以來,千百年之未變之法也!」
變法派同樣繼續反駁。
「新法下,近中外臣僚或大臣交攻,或言官相訐,始以自用之私,終之好勝之習。好勝不已,必致忿爭,忿爭不已,必致黨比。唐之牛、李,其初豈不由一言之相失哉?是為競勝。」
反對派又說道:「佞諛成風,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