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四世 第兩百七十九章 北美印第安人(三)_頁2
用磚形石頭壘起村莊圍牆,有的圍牆很高,高達20餘米,看上去整齊堅固,十分壯觀。這裡的村落排列整齊,就像人們搭起的積木一樣。人們稱查科峽谷為美麗的村莊,村莊的圍牆周圍留著矮小的門戶,門戶上面,有許多長方形的小孔。圍牆裡面,是一堵堵橫豎不一,高低不等的石牆。所有房門都只有門洞而沒有門扇,據說就是為了在悶熱的季節里通風用的。
編制籃子是他們的主要手工業。後來,他們開始逐漸用石頭修築房屋,並將一棟棟的房屋連接起來,從此形成了村莊。到了公元11世紀,查科峽谷的文化達到了全盛時期。到了12世紀中期,大約有7000印第安人在這裡定居,這也許是美國西南部印第安人最大的集中地了。
克里克人,是北美印地安人的一支,屬於操穆斯科格語的北美印第安部落,原居住在喬治亞和阿拉巴馬的大片平地,經濟大體上以種植玉蜀黍、豆類及南瓜為主。婦女耕作,男子外出狩獵或作戰。克里克人分為兩支︰穆斯科格人,又稱上克里克人,居住在克里克土地的北部;希奇蒂人和阿拉巴馬人,同上克里克人習慣相同,但所操方言微異,稱為下克里克人。
克里克人和切羅基人一樣,村鎮分為白城與紅城,白城專門舉行和平儀式,紅城專門舉行戰爭儀式。他們十分重視等級,但等級是建築在個人優點——戰功或才智——之上而不是通過世襲取得。和大多數東南印第安人一樣,他們也喜歡紋身。每個村鎮,都有公共廣場,環繞廣場建有長方形房屋,其四周用木柱塗以泥土構成籬笆牆。屋頂塗有瀝青,覆以樹皮或茅草,煙囪留在山牆之上。
如果村鎮有神廟,則神廟為圓形草頂,築於2.4米高的土崗上,由崗下至神廟門口砌成階梯。廣場為聚會之所,重要宗教儀式諸如綠谷節等都在這裡舉行,綠谷節是一年一度的初果和新火儀式。這個仲夏節日的不同之點就在於︰任何壞事、冤情或罪惡在這一天都可得到原諒,但殺人者例外。
在美國的東南部,生活著塞米諾爾人,他們是操穆斯科格語的北美印第安部落,為克里克人的旁支。生活以漁、獵為主,農業為輔,居住茅頂木柱的簡陋棚屋,衣著均飾以鮮艷的彩色布條。塞米諾爾人力圖抗擊白人對其土地的侵占,以免西遷,從19世紀初到中期,頻繁進行戰爭。但大多數人最後投降,被迫移往印第安人保留地,被安置在克里克人保留地的西部。少數塞米諾爾人留在佛羅里達,到千禧年時期只剩下1000人左右。
塞米諾爾人與切羅基人、奇克索人、克里克人及喬克托人同屬五文明部落,1830年代都被美國政府強迫遷往居留地。70多年間,每個部落都得到一份土地,仿照美國制度,各組成一準自治政府。1907年俄克拉荷馬改置為州,部落土地向白人開放,部落政府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