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戰役 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機器
更新:09-08 19:36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 分類:科幻小說
時間核元紀年11,和平了一百五十四年的地球,再次拉響戰爭警報。東方沿海各個港口,一艘艘扁平的核動力戰艦從港灣中直徑兩米的長上百米的軸承帶動著巨大的螺旋槳在海洋中掀起巨大的水花。整個戰艦核動力反應堆中,此時鈾燃料棒在電控制裝置的作用下,插入反應堆,核元素由於距離靠近,中子數量激增,重元素分裂加劇,熾熱的力量從核反應堆中爆發,化為熱能從一條粗壯的管道輻射到各個蒸汽輪房。數萬噸的核動力戰列艦中一個個數百噸的大型鍛壓零件,在這股能量驅動下,開始運轉。為戰艦動力系統提供能量,同時也為戰艦各個武器系統提供電能。
整艘戰艦就像巨獸一樣一呼一吸之間通過海水系統排出大量的冷卻水。島一樣的戰艦衝出港灣後立刻下潛,大量的海浪淹沒了戰列艦如同島嶼一樣的上背。隨著巨獸徹底消失,海面上巨浪匯聚,撞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鼓起的大海浪。
然而戰艦雖然在水下,但是戰列艦巨大的螺旋槳平排出的水流在海面上隨著戰艦的前進拉出涌動的水流。隨著核動力戰艦逐漸下潛遠離,海岸線,這條沒入水下的螺旋槳水流逐漸安靜下來也潛到了海底,變成了海底暗流。
這艘戰艦很先進,應該是裂變核反應堆時代,整體性能的極限了。至於更加科幻的磁流體潛艇。嗯目前尚不成熟。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在運動磁場中的導電體會隨著磁場的變化得到推動力,恰好海水也是導電的,所以基於這種原理,產生一種用電磁作用噴水的潛艇。這種潛艇非常安靜且高速。
但是在這個世界的實際設計中要推動核動力戰列艦這麼龐大的艦體,採用的推進器功率巨大,需要大量的超導材料,然而優異的超導材料是需要液氮冷卻的。有時候甚至需要昂貴的液氦進行循環冷卻,這樣的設計更加複雜。這種設計值得嗎?在核元紀年前是值得,各大國追求的核戰後劇烈報復的核武震懾,能悄悄的運送核彈到達你無法搜尋的陣位發射核導彈,對你的大城市進行核子打擊,這就是核元紀…………,m.£.co★m年之前的情況。大家還把生活在城市中的國民看成國家支柱的年代。
至於現在是什麼年代,所有新人類生活在地下數百米地道建築的年代,地表鋼筋混領土方格建築,起設計就是為了減緩核爆衝擊波擴散的,十萬噸的核彈炸下來毀滅範圍會被一棟棟次人類生活的大廈徹底削弱。至於地表次人類承受的傷亡和輻射?嗯,新人類尚未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考慮。
所以這個世界新人類政權承受的核戰爭,比核元紀年之前的人類承受的起核戰爭的傷痛。這就像穿越怪的加屬性,加反應神經速度,加部分感知,但是就是不加痛感的那種「強大」屬性戰士。
而在海戰方面,雙方的核動力戰列艦均是在四百公里左右實施電磁炮裝置跨射。所以隱蔽什麼的不重要,雙方是海洋上擺開上百公里的戰列線對射,防禦的是核爆炸在水中的劇烈震波動,所以用液氮冷卻的磁流體發動機,看起來先進,但是在核爆的高壓水衝擊波下極易出現故障,相反幾百噸金屬鍛件的軸承和螺旋槳,就比較皮實了。畢竟實心諾基亞錘頭和裝滿碳酸飲料的易拉罐那個皮實,是顯而易見的。
核鋼時代,當一艘艘超級巨艦進入藍海區域,這個時代被詮釋了。
然而在戰列艦之前,大洋上一支部隊已經在浪尖上滑行迅速到達了澳大利亞。五十艘地效飛艇載著載著四百五十輛以輕坦克為主的裝甲師風馳電掣的從南陽出發經過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島鏈條加油飛一樣的運輸這隻作戰力量。
裝甲力量和次人類為主的輕裝步兵不同,是以亞人類為主的重裝力量,周天合盟現在的亞人只有兩千多萬人,除去工業生產,可以作戰的極限就是兩百萬亞人。兩百萬人亞人打完了,基本上就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了。上一次世界大戰,周天合盟是損失了七十萬亞人類年輕人。戰後各項生產就非常傷筋動骨了。
地效飛艇到達澳洲的時候,一艘艘飛艇在早已準備好的淺灘地帶停了下來,滑行到預定位置,鋼鐵大門打開,自動榴彈炮,以及一輛輛輕坦克從這個奇特飛行器的鋼板上,開下來,越過淺水區域到達預定區域排列好。
孫冰慧坐在一輛裝甲車上對著這個港口看著,澳洲周天合盟的重要金屬礦物產地。在核元紀年前,就以資源豐富而著名。在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