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 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_頁2
李基的思維也遵循著蔡昭姬的聲音指引,不斷地構建著一條條全新的河流三維模型,模擬著其中的種種變化。
等不知何時,那對李基而言有若天籟的聲音停下了下來,李基緩緩睜開眼眸,這才發現天色居然已近黃昏。
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坐於亭中一個下午,卻是絲毫未覺得時間流逝。
「伱該回去了。」
蔡昭姬開口逐客,似是沒有絲毫的感情。
只是李基很清楚自己僅僅是閉目靜聽,但蔡昭姬卻足足地背誦了一個下午的水利典籍,且不說所需耗費的腦力幾何,便是喉嚨也必然辛苦之極。
李基想了想,連忙起身朝著蔡昭姬行禮道。
「謝過昭姬小姐。」
「小事。」
蔡昭姬的聲音略有些低地應了一句。
並不是蔡昭姬不想高聲,故作羞澀,實在是喉嚨不適,若是聲音再大一點必顯沙啞,這是蔡昭姬不想在李基面前暴露的。
旋即,蔡昭姬又問了一句。「可有幫助?」
李基以著「計謀模擬器」推算一番,發現規劃的方案提升到了「56%最大限值」。
這種提升效率比李基提前收集到大量水利典籍,整整看上一天都要快上不少。
更別說假如需要等蔡昭姬先將這些水利典籍默寫出來,然後再交由李基閱覽,恐怕更是快上十倍不止。
「如若按照今日之進度,或只需五到七天,基便以此為借鑑,徹底完成吳郡最終的水利規劃方案了。」
李基有些興奮地道上一句,看向蔡昭姬的眼神也變得灼熱不少。
果然,蔡昭姬有更好的打開方式。
「聽書」什麼的,果真與單純的「看書」是不同的享受啊。
須知,在此前的模擬之中,就算李基將蔡昭姬綁到小黑屋裡虐待逼迫她默寫水利典籍,最終也足足耗費了三個月的時間。
如今的效率,又何止提升十倍?
將作者綁回小黑屋用小皮鞭抽著碼字,果然是不行的。
還得是籠絡對方,然後直接讓對方一字一句地在耳邊溫聲念著來得更舒服更享受。
「對子坤先生有所幫助便好,明日子坤先生可再到此處安坐。」
蔡昭姬微微點頭道了一句,然後便徑直行禮離去了。
而此處亭子本就離偏院不遠,既算不得什麼隱秘之處,也不在後院之中,只是相對稍息僻靜。
李基自行尋了個路,然後去正廳尋蔡邕道了一聲,方才離去。
接下來的一連五日,李基都準時拜訪蔡府。
每天與蔡邕商議關於書院問題之餘,便是靜聽蔡昭姬背誦水利典籍。
儘管蔡邕依然沒有徹底答應下來,但卻幾乎與李基將關於書院的種種細節盡數商定完畢。
唯一的問題,則是蔡邕擔憂僅憑一己之力,未必能夠支撐起書院,因此需待廣邀的大儒、名士回信,以確認師資,方敢應承下來。
到了這一步,基本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甚至李基特意抽了一天時間,與劉備、蔡邕一併出城,在城郊挑選了一處依山傍水之地,開始先行對書院進行建設。
一開始,劉備建議將書院建於吳縣城內,如此既方便於保護學子,且學子們在城內採買等閒物件也方便。
只是,隨著不斷以著吳縣為中心招收流民,再加上整個吳郡世家皆已遷至吳縣,這讓導致吳縣不知不覺間大量流入人口,以至於吳縣城內漸漸已凸顯得擁擠。
因此,只能是將書院選址定於郊外。
至於安全問題,且不說吳郡賊匪幾乎為之一空,更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士子們可不是什麼文弱書生,亦不是那些一味讀書的儒生。
士子佩劍,騎射皆精,這是常態。
並且即使這個時代是「獨尊儒術」,但在沒有完全依據儒學的科舉制出現之前,士子們所精的也絕非一門儒術。
當世大儒,除了儒術之外,幾乎都有著不少別的專精。
類似於盧植,不僅是大儒,更是軍事家、治政名臣;
便是不通軍事的蔡邕,除了大儒之外,還是書法家、音樂家